天天看點

廟底溝文化對應M117-Oα支系神農氏在西北部商周時代漢高祖劉邦總論

“宅”在家研究一下上古的神農氏,神農氏和炎帝是不是同一個人呢?

神農氏最早見于成書于春秋時期的《周易》,《周易》記載:“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而炎帝的記載要多一些,《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又說:“炎帝為姜。”

《左傳·昭公十七年》所載:“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記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 自夏以上祀之 。 ” ——《左傳》提到了炎帝和烈山氏,壓根沒提神農氏。

疑古派會問,神農氏會不會是後人改編的?别急。

廟底溝文化對應M117-Oα支系神農氏在西北部商周時代漢高祖劉邦總論

上海博物館在1994年購得一批竹簡,是戰國時楚國的竹書。竹書裡面有一篇叫《容成氏》,它裡面記載了神農氏,上博簡的可信度高嗎?上博簡可是“焚書坑儒”前原始的、第一手的戰國古籍。

《容成氏》這樣說的“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颉氏、軒轅氏、神農氏、祝融氏、垆運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這裡面提到了很多古老的氏族名稱,包括神農氏,是以神農氏很有可能是存在的。

《容成氏》可以和莊子互證,《莊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骊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犠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可見《容成氏》的古帝名稱是有根據的。

到了西漢,西漢文人給炎帝加上了五行學說的色彩,《漢書·律曆志》“炎帝神農氏。。。以火承木,故為炎帝,教民耕農,故天下号曰神農氏”,又東漢王符在《潛夫論》中雲:“有神龍首出,常感妊姒,生帝臨魁,身号炎帝,世号神農”,——到了漢朝為止,人們認為神農和炎帝是同一人,于是原本在先秦關聯性不大的二者清晰為一了。後世一直延續了這種說法,清人《世本》雲:“炎帝,神農也”。

神農氏和炎帝真是同一人嗎?他們在早期的典籍裡面關聯性不強,但都種植百谷,《國語·魯語上》 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柱, 能殖百谷百蔬 ” ,又《禮記·祭法》 稱之曰“厲山氏” ,并說:“厲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農, 能殖百谷 ” ——厲山、神農都和種植百谷有關,我們大緻可以推測,烈山(厲山)就是神農的别稱或分支。神農、烈山都是一個氏族的名稱,炎帝可能是某個帝王的名稱。

《國語》說:“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何處?有學者認為是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姜水的位置尚有争議,但争議的各方都主張,炎帝(神農氏)在西北的關中平原附近。少典不見于其他典籍,可能是神農氏下面分出來的一個氏族支系。

《呂氏春秋·慎勢覽》稱“神農氏十七世有天下”——神農氏有17代人,若以30年-35年為一代來推算(商朝人平均壽命是36歲,比商更古的人會更短一些),也有五六百年的曆史。可以推測出,神農氏是生活在西北部的一個古老氏族,而且是姜姓的。

23魔方公布的75個姓氏裡面,我們統計下m117下遊支系出現頻率最高的七個姓氏,看有沒姜姓,見炎帝部落y染色體初探——由此文可知,姜姓是m117下遊裡面出現頻率最高的,遠高于其他支系。就是說,炎帝(神農氏)部落是以m117為主體的部落。

在人數衆多的o2a三大支裡面,最大支是m117支,見漢族o2a三大支的起源、勢力劃分。m117下遊的oα支系(包括oα自身)在6000年前共爆發了四五支,尤其是f14249,又名oα3,爆發于6300年前,占當時人口2.64%,與廟底溝一期比較符合。

廟底溝文化對應M117-Oα支系神農氏在西北部商周時代漢高祖劉邦總論

o2a三大支

總體上廟底溝文化可老厲害了,勢力遍布大半個中國,包括促成了紅山文化(oα有一支曾經北上紅山,見紅山後裔與n系),影響了大汶口文化,沖擊了馬家濱文化,促進了大溪文化,見下圖。廟底溝早期的核心區域便是在關中、豫西,這個就和神農氏關聯上了。而黃帝的單倍群類型,争議還比較大,暫且不表。

廟底溝文化對應M117-Oα支系神農氏在西北部商周時代漢高祖劉邦總論

廟底溝文化

m117下遊有一支重要的支系叫cts9678,cts9678是oα3下遊的支系,是f14249的支系子孫。根據23魔方機構的分析,他們爆發于4480年前,在全國分布均勻,在當時的人口占1.28%,算是爆發得名列前茅的父系簇,位列九大部族之一。見上古時期,中國最強的九大部族是哪些?

從考古知識得知,4500年前,老虎山文化開始崛起,時間和cts9678的爆發時間非常吻合,老虎山文化的人群的生活方式是遊獵采集的,和農耕人群有所差別。氣候逐漸較冷,老虎山文化的支系——永興店文化人群開始南下,他們到了石峁遺址,形成石峁文化,最後永興店文化、石峁文化的人群摧毀了陶寺遺址。見下圖。

廟底溝文化對應M117-Oα支系神農氏在西北部商周時代漢高祖劉邦總論

永興店文化南下

cts9678會不會在老虎山人群南下的時候,參與了老虎山人群的擴張?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否則他們爆發的時間不會如此接近,而且石峁人群是半畜牧遊獵、半農耕定居的混合經濟,cts9678可能是其中農耕定居的一分子。可以推測:cts9678與老虎山人群一起滅了陶寺,成為了當時的勝利者(可能即是夏朝),是以cts9678才會在全國分布均勻。

cts9678下遊又有一個z39663(源基因叫e326)支系,z39663是cts9678下遊的 。z39663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的子孫占當時人口的0.51%,在m117下遊各支系裡面,z39663是三千多年前繁衍得最厲害的了。

z39663是一個有出息的人 ,他在3520年前爆發,在現今的山西呈現高頻,現今的子孫有苟姓、蓋姓、馬姓等。z39663爆發于3520年前,剛好是商朝建立不久,說明他可能和商朝有關。z39663應該不是羌方,羌方是和商朝敵對的,一直遭到打壓。z39663或為商朝西部的諸侯,例如崇侯虎之流。崇侯虎這個不一定準确,隻是聊備一說。按《商代通史》統計,甲骨蔔辭裡商朝的諸侯太多了,稱方的有11個,稱侯伯子的有45個,稱王的3個。要找到z39663對應的諸侯比較難,先存疑不論。

在周朝的幾百年時間,oα沒有大爆發,小爆發倒是有一個名為m1513支系,乃cts9678的下遊,他們爆發于3450年,占當時人口的0.49%。王、郭、楊、鄭、周、蔡、于等姬周姓氏都是m1513高頻,m1513是姬周的候選父系之一。姬周的候選父系以n北支、m1513兩支為主,n北見姬周的y單倍群是什麼?請看西周墓的檢測結果

到了秦末,oα再次驚現。oα1下遊有一支叫f155-f813,是漢高祖劉邦家族的支系,劉邦出生于今江蘇豐縣。

劉邦基因是怎麼敲定的?「家族溯源」(第一期)劉邦家族。從六千年前的廟底溝時期到漢朝成立,m117系都在關中、豫西片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雖然某些時期光芒被紅山n系、鬼方q系、三苗o1b1蓋過,但m117系以其持久的耐性,戰勝了所有對手,成為了最終的大赢家。在現代漢族裡面,m117系是人口最多的支系。

廟底溝文化在史前是最強勢的,具有強烈的仰韶文化色彩,并且以彩陶藝術為特征。在地緣、時間上,廟底溝二期可以對應文獻上的神農氏,神農氏又對應分子人類學上的m117-oα支系,是以oα支系大部分都是農耕部族。

從神農氏——石峁部族——商朝諸侯——姬周候選——漢朝劉邦,m117人群都在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中國主流曆史上發揮着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