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法則:機器人、大資料和算法将重塑未來

新興的技術帶給我們生活的挑戰與機遇,“數字法則”同時也闡述了機器人、大資料和算法的基本規律和特征。基于網絡協定的裝置,例如網際網路、雲計算、便宜的存儲、算法、社交網站、政府和市場的大資料收集、手機軟體和無線網絡,這些數字化技術正在改變生活中的一切,以使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更加豐富和具有刺激。

數字化的虛拟世界到底會給人類帶來什麼?

對于科學技術的進步,長久以來,總是存在着兩個方面的聲音,科學技術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或者是科學技術可能給我們原有的生活帶來颠覆甚至是毀滅。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樂觀與悲觀,激進與保守,恰恰是人類社會生生不息、保持正确方向發展的原動力。在圍繞虛拟的數字世界能夠給人類到底帶來什麼這一點上,“數字法則”無疑屬于後者,給現在衆多的樂觀派展現了可能不那麼光明的未來,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自從1995年尼葛洛龐帝出版《數字化生存》以來,當今社會在基于馮諾依曼計算機的資訊數字化浪潮下,在充分享有數字化、虛拟化紅利的基礎上,一些長久以來的傳統生活方式和法則也正面臨嚴峻的調整。安德魯v.愛德華無疑對于這樣的一種變化充滿了警惕和辯證的思考。從“數字法則”中我們可以看到,自2008年以來,音樂實體産品包括黑膠唱片等的銷量一直處于長期下降通道中,全美印刷媒體的廣告收入不斷下降,顯示整個商業生态系統正在重建立構,舊的生态體系不斷分崩離析,而新的生态系統正在成長出來。而數字化程序對就業的影響也同樣顯著,“數字法則”中用柯達公司和instagram的對比資料形象地将這一改變展示了出來。當然,在數字化基礎上的智能化是不是能夠在将來真正搶掉大多數人的飯碗雖然本身還存在着較多的争議,但是更多的大衆對于這一趨勢确實是認同的。

“數字法則”中對于數字化過程對人類社會心理的改變,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因為數字化和網絡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方式、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都在發生越來越快、越來越深并不可逆轉的變化。相對于“數字法則”前面所描述的數字化對于人類商業生态和工作機會的影響,這些直接作用于人類社會心理層面的影響可能還要更加嚴重一些,它們有可能對人類個人和人類社會從心理層面到生理層面都産生好的或者壞的影響。當然,從“數字法則”的觀點來看,還是保守和警惕的心理更多。

數字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經過作者的歸納總結展現在一系列法則上,例如虛拟和現實的模糊、生産過程的消亡等。而通過這些法則,其實我們還可以對将來更長遠的影響進行一個預測。從“數字法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法則的威力,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進而可以為我們對将來的預測提供一個有益的參考。

從我個人的角度和了解來說,其實我更加願意去想象數字化、資訊化、網絡化、智能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各種益處,包括資源的節約,辦事的便捷,繁重工作的減負。而從硬币的另外一面去思考,是“數字法則”帶來的啟迪,也是人類自我檢討所必備的一種能力。數字化能力作為一種工具,必然會對人類的生活和狀态産生改變。但是這種改變方向的把握其實根本還在于人類本身,對于這樣的一種力量進行合理的使用,我們就能夠創造全新的世界;而如果對于這樣一種力量放任自流,“數字法則”中的很多預言和思考可能就會變成并不美好的現實。我想這也可能是作者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告訴我們的:不管人類發明了什麼樣的工具,隻有我們自己能夠把握自身的方向。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