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保證軟體品質?淺析軟體帶來的業務風險

企業在軟體品質保證上的投資是值得的,對于降低企業的業務風險也是必要的。

  軟體項目風險高、軟體品質差一直是困擾我們企業的一個大問題。根據日前由美科利(mercury)與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合作撰寫、釋出的報告,在中國有76%的企業it項目沒有達成預期的業務目标。

  這份題為“管理it業務風險,保護組織遠離it失敗”的報告以全球性的調查為基礎、調查了全球1000多位的it經理而成。該報告在關于中國的研究報告部分說,中國的it項目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無法應對it項目開發階段的變化、低品質的軟體以及項目管理中的資源和資金問題。而項目管理、應用管理以及開發工具将是許多企業明年為提高it性能而投資的三個最重要的領域。

  事實上,由于軟體出現故障導緻業務中斷的事件我們時有耳聞。2005年4月,一個軟體的小bug讓美國航空集團公司損失了數十萬美元,當時一些機票的價格被錯誤地定為1.86美元; 更嚴重的例子是,2003年8月美國東北地區的大停電正是由軟體bug造成的,這次停電讓數百萬人陷入黑暗。還有我國的首都機場也曾因軟體故障導緻一度停運。

  “要保證軟體不出問題,有幾個關鍵環節需要控制。一個是軟體開發階段,即在項目計劃、需求分析、軟體開發等幾個關鍵環節進行軟體品質控制,另一個是在運作階段,對軟體實時監控,即進行配置和性能優化,保證軟體順利運作。” 美科利全球營運進階副總裁jay larson說。

  出于時間和開發資金的原因,很多企業常常讓軟體倉促上線。對此jay larson認為,企業不能把軟體品質控制建立在軟體供應商已滿足cmm5認證、建立在軟體供應商是業内最好的企業之上,而應該對傳遞的軟體進行嚴格測試。

  jay larson 說: “不管是預算多麼緊張,時間多麼不夠用,測試過程是不能打折的。為了保證測試的順利,測試部分的預算應該占總預算的20%以上。更何況,與國外企業的軟體相比,中國軟體系統要大得多。因為大是以軟體複雜,軟體出錯的機率也更高,進而使得軟體品質保證更為重要。”

  據了解,重開發輕測試是很多企業常犯的錯誤。實際上,這是本末倒置。根據美科利的統計,經過美科利的測試軟體測試後,其軟體缺陷數會降低75%,單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可以達到350%.顯然,企業花在軟體測試上面的投資是值得的。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自動化的測試工具的出現,與以前純人工的軟體測試相比,測試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同時測試成本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

  另外,軟體品質保證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這展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不僅在軟體部署和重大更新時需要進行測試,而且在打更新檔和小的釋出時都需要進行測試。而後者很容易被企業忽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需要對軟體進行長期的監控,即生産中和生産後的監控,也就是生命周期的測試。

  值得高興的是,在一些軟體密集型企業,如金融、電信企業已經意識到軟體品質的重要性。據美科利大中國區總經理盧汝文透露,已經有企業和美科利探讨組建企業軟體品質中心。盧汝文說,“我們能看到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cio開始關注軟體品質、關注其失敗後帶來的業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