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融合瞄準企業級市場 對it傳統架構宣戰

成立生态圈或者聯盟的方式,已經成為做生意的正常玩法,尤其對于聯想來說,憑借自身的影響力,可以号召産業鍊的企業一起來做。

雖然超融合是個新領域,但不是什麼新概念,很多企業已經在google、facebook等基于計算存儲融合理念的超融合架構基礎上,都在做很多創新。

但網際網路的做法怎麼拿到企業級來做,是這個聯盟要坐下來一起思考的問題。是以,在1月12日的釋出會上,各家也是貢獻自己的思路來探讨。

看看參加聯盟的成員,可以看到,像soho中國也參加了這個聯盟,感歎國内廠商趕上了“網際網路+”這個好時代,目前傳統企業轉型,以及雙創企業的在it方面的需求非常多。是以,在“有形”的網際網路+的大勢和需求下,是“無形”的網際網路支撐,正如聯想高志國所說,今天的超融合,就好比早年的智能手機市場,雖然剛剛起步,但未來企業級it基礎設施市場,每年會有千億級規模,超融合架構巨大的成長空間可想而知。

但這麼大的蛋糕怎麼來做?中國市場行業縱深很廣,涉及的領域很多。比如智慧醫療項目,複雜的it架構不是一家廠商能做下來的,聯合産業鍊各家打包來做也是一個必要選擇。

google、facebook網際網路公司it基礎架構到底怎麼做的,是不傳之秘。很多企業都在做,市場上沒有聽過超融合的 it人很少了,但是知道怎麼做好的不多。這個角度來說,也是需要抱團來做。

從使用者角度來說,對超融合架構是否接受,讓使用者知道超融合到底有多好?還是處于市場培育期,教育使用者也是需要全行業來一起做的。

看看聯盟成員,包括聯想雲服務業務集團、中國電子學會、nutanix、華三、smartx、maxta、深信服、華雲網際、soho中國、mellanox、南大通用和文華線上等超融合産業鍊領銜企業、機構,他們之間或多或少都有着競争的關系,但正如他們自己所說,2b企業做一個新使用者,東西賣出去才是生意的開始,後續很多都需要産業鍊的配合。

是以,這種以國内廠商為主的聯盟,以自己的方式來做超融合,是一種很理性的思路做生意。聯盟也隻是開始。

技術變革向來都是由需求推動的。從使用者需求來說,超融合可以看作是一站式傳遞,是軟體、硬體整合,既是産品又是解決方案。重要的是,這種方式可以降低使用者75%左右的傳遞時間,滿足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快速疊代、更新需求。

尤其是對一些中小客戶,不需要以前那種複雜的采購方式,采用這種開箱即用的技術很實用; 對于大型客戶,在雲計算的拓展需求方面,超融合也可以幫助平滑擴充;運維上,國内這麼多網際網路企業,雖然雲計算做了很多年了,一些公司也自己做架構,但是需要很專業的團隊,要考慮方方面面的東西,而超融合的方式可以節約很多運維成本。

正如高志國總結,功能的融合、軟體定義、靈活可擴充,這就是超融合的本質。

其實,将網際網路化的架構拿到企業級來做,也是對傳統架構的宣戰。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傳統 it 架構又一些固有問題,比如在擴充性、性能和管理等方面都觸達瓶頸,傳統資料中心80%支出是在維護上面,而虛拟桌面基礎架構(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目前這種新的場景,不僅是融合,還是虛拟化、雲計算的方式,往上走和業務結合。當it基礎支撐與企業應用結合,未來會有很多想象空間。

是以,超融合的這些優勢,已經走入了企業級,走進了資料中心。今年以來,對資料中心的這種變革在慢慢發生, 因而也被稱為超融合的元年。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