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火遍大西洋兩岸的皇後樂隊,對于歌迷來說他們就是神是god!這段傳奇早已經落幕,不過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卻可以帶我們走進那段屬于queen的靈魂挽歌,見證他們的野蠻盛放。

其實皇後樂隊并不是一開始就組建在一起的,他的前身叫smile,微笑樂隊。弗雷迪是他們的忠實粉絲,在smile的一次小型演唱會上,弗雷迪邂逅了後來影響了他一輩子的女人瑪麗。也正是這場演唱會結束,樂隊主唱突然宣布離隊跑路,這才給了弗雷迪毛遂自薦的機會。
瑪麗為他精心挑選了幾套另類的女裝,前衛時尚的女裝大佬,舞台渲染力極強唱歌又賊拉好聽,弗雷迪加入後讓樂隊迅速走紅,他正式把樂隊改名為皇後樂隊。幾個小夥子聚在一起專心做音樂,沒有任何人打擾,瑪麗也一直陪伴在弗雷迪身邊,歲月靜好
樂隊來到了僻靜的農村搞創作弗雷迪骨子裡是個挑剔的藝術家,簡單的一句和聲都要反複錄個幾十遍直到滿意為止。終于在逾期幾個月後這首歌曲問世了,它就是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從這之後沒過多久,在一次樂隊彩排上,大家就想可不可以讓聽衆融入到歌曲之中啊,于是一首僅靠拍手和跺腳,就能讓全場躁動的偉大歌曲問世了《we will rock you》,樂隊越來越火弗萊迪私生活開始變得靡亂,酗酒加上其他不節制的愛好,他的身體終于吃不消染上了艾滋病。
皇後樂隊是偉大的,他們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有深遠意義的。不過這部電影為了渲染氣氛,營造搖滾那種不屈命運的精神,導緻時間線與現實有些出入,影片着重描寫了弗雷迪得知自己病情後的内心掙紮與感悟,最後才能在1985年那場世紀演唱會上有如此登峰造極的演出。可現實卻是演唱會在前,患病在後。
1991年11月24日,僅僅在弗雷迪公布病情的第二天,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短暫卻輝煌的一生就畫上了句号。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資産都留給了本該成為他妻子的瑪麗,而留給我們的是一首首不朽的經典,和聽歌時點燃的那顆香煙。搖滾不死,如果你嫌一部電影的時間太長,那就靜靜的聽一下這首歌吧,六分鐘你絕對不會嫌長。倘若這一生隻可攜帶一首歌到下一世,我想牙叔的選擇肯定是波西米亞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