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中國千年吃貨曆史,能并稱「八珍」者,都是“山中走獸雲中燕,陸地牛羊海底鮮”中的翹楚。

上八珍:猩唇、燕窩、駝峰、熊掌、猴頭、豹胎、鹿筋、蛤士蟆;
中八珍:魚翅、廣肚、魚骨、龍魚腸、大烏參、鲥魚、鮑魚、幹貝;
下八珍:川竹筍、烏魚蛋、銀耳、大口蘑、猴頭、裙邊、魚唇、果子狸;
海八珍:燕窩、海參、魚翅、魚複、淡菜、海蝈、烏魚蛋、江現柱、蛎黃(八珍有九種是常識);
土門八珍:雞爪、豬腳、雞胗、烤雞腿、豬肝、八珍烤雞、肘子、五花肉...
好像珍馐隊形中混進去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上、中、下、海“八珍”中還能合法擷取的,即使放到生活水準起飛的當下,想吃到也得挑個好日子。
土門八珍則不同,他家味道是我作為“土門小霸王”二十多年來的日常。也是離開家後最惦記的一口。
正如每個西安人家門口都有一個忒鐘愛的老店,“八珍”就是土門最上頭的味道。
八珍烤雞臘味店
從前些年土門拆遷開始,大家第一時間擔心的就是土門的一些老味道,八珍烤雞臘味店就是其中之一。
這家店的年齡比我都大,三十來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排隊。就連大熱天中午飯點,也得小等一會兒。最恐怖的還是逢年過節,去排隊簡直是我的噩夢。
店裡每日備貨都用桶和盆,忙起來的時候,鋪面掌櫃就是一個無情的販售機器,而偏門一大排鍋一直在咕噸噸噸。
味道上咱不尬吹,優缺點都挺明顯的。
先說優點,三十多來年的配料秘方+老湯,就是味道的保證。整個食材流程自然也是爛熟于心,是以口感優秀的同時品質還非常穩定。
說是八珍,店裡也遠不止八樣子,可選擇品類特别的多。
缺點也不是沒有,就是整體味道偏重,身邊一些朋友吃過會覺得略鹹。
但這也不能怪他家,畢竟關中飲食與口感曆來重鹽,2019年報道就有提到陝西人均日食鹽18克。
是以這麼些年,街坊鄰裡去他家買東西都和進貨一樣,随便一提就是一兩百。
至于服務嘛,當做沒有好了,買的時候請保持平常心。
單價就貼在玻璃上,雖然有時候會多稱一點,但肯定沒某某鴨脖那麼過分。
○
雞爪
他家的雞爪目前暫列西安大衆點評no.1,要我說排全城前三是沒問題的。
雞爪看起來很素,但五香味完全鹵進去了。
看似軟糯,其實入口後的筋道出乎意料,而且非常耐吃,每次熬夜看比賽的時候必須提前準備好。
遺憾的是他家雞爪一直是不剪指甲,雖然街坊鄰裡都不在意,但還是要給住的稍遠的朋友聊清楚。
豬腳
豬腳是我每次必吃的,鹵到表面一層膠質,簡直在發光。
膠5肥3瘦2筋1,筷子一戳就能彈起來。店裡不幫忙切,是以我從小都是抱着直接啃的。
雞胗
他家的大雞胗,小時候家裡常買回家炒菜,等到我成年了,發現用它下酒才是決決子。
八珍烤雞
最撩人的就是雞皮,扯下雞翅雞腿的瞬間,視覺誘惑滿分。
雞翅雞腿超入味,邊緣烤糊的部分吃起來嘎嘣脆。
雞肚子裡還填滿了蔥、姜和吸飽了雞肉香味的香菇,比肉還香~
缺點是雞胸肉稍微有點幹,不過家裡來客總得整一隻。
另外他家的燒雞比烤雞人氣更高,一般都是換着吃的。
豬尾巴
這完全是我的“私貨”,可能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但它在我心中真的算絕頂美味。
首先膠質不輸豬腳而且更入味,同時又比雞脖、鴨脖好啃的多,包裹下的一條條瘦肉比裡脊更嫩,隻要邁過心裡的坎,就能發開美食的新大門。
此外,店裡還有豬肝、肘子、五花肉、雞心、大腸、豆幹、豆皮...别說八珍,十八珍都有了。
土門褪去了當年的繁榮之後,仍然留下了不少好味道。包括八珍烤雞在内,還有什麼黃家泡馍、常姐牛肚、陝西第一碗...不如标記一下,得空了來咥~
團結中路與西二環交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