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能測試之應用領域

1.能力驗證應用領域

  在給定的條件下,系統能否具有預期的表現能力,比如某系統能否在a條件下具有b能力。有兩個特點:一是要求在已确定的環境下運作(要求測試時的環境,如硬體裝置、軟體環境、網絡環境、基礎資料等已确定);二是需要根據典型場景設計測試方案和用例(需要确定相應的性能目标)<測試方法包括 性能測試、可靠性測試、壓力測試、失效恢複測試>

  2.規劃能力應用領域

  關注的是:應該如何使系統具有我們要求的性能能力 或是 在某種可能發生的條件下,系統具有如何的性能能力。規劃能力應用領域内的問題常常會被描述為:某系統能否支援未來一段時間内的使用者增長或是應該如何調整系統配置,使系統能夠滿足增長的使用者數的需要。它具有兩個特點,它是一種探索性的測試,二是它可被用于了解系統的性能以及獲得拓展性能的方法 (常用的測試方法包括 負載測試、配置測試、壓力測試)。

  3.性能調優應用領域

  主要對應于對系統進行調優。一般來說,性能調優活動會和其他性能測試應用領域的活動交雜在一起。由于性能調優可以調整的對象衆多,而且并不要求在系統全部完成後才能進行調優。

  a>對于已經部署在生産環境中的應用系統來說,對其進行的性能調優可能首先關注應用系統部署環境的調整,如對伺服器的調整、資料庫參數的調整、應用伺服器參數調整;

  b>對正在開發中的應用來說,性能調優會更多的關注應用邏輯的實作方法、應用中涉及的算法、資料庫通路層的設計等因素,此時并不要求測試環境是實際的生産環境,隻要整個調優過程中具有一個可用于比較的測試基準測試環境即可

  确定基準環境、基準負載和基準性能名額------------->調整系統允許環境和實作方法,執行測試---------------->記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一個标準的性能調優過程的描述如下:

  (1).确定基準環境、基準負載和基準性能名額

  (2).調整系統運作環境和實作方法,執行測試,這是性能調優過重中的核心步驟,性能調優的目的是通過調整,提高應用系統的性能表現。對于一個應用系統來說,這種調整包括3個方面

  a>.硬體環境調整:主要是對系統運作的硬體環境進行調整,包括該表系統運作的伺服器、主機裝置環境(改用高性能的機器、或是調整某系伺服器實體記憶體總量、cpu數量等)、調整網絡環境(更換快速的網絡裝置,或是采用更高帶快的組網技術)

  b>.系統測試的調整:主要是對系統運作的基礎平台設定進行調整,如根據應用需要調整unix系統核心參數、調整資料庫的記憶體池大小、調整應用伺服器的記憶體大小、或是采用更高版本的jvm環境等

  c>.應用級别的調整:主要是對應用實作本身進行調整,包括選用新的架構、采用新的資料通路方式或修改業務邏輯的實作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