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年,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市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外賣行業得到了超正常發展,友善了千家萬戶。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無數頭戴頭盔,身穿制服,腳踏電動車的外賣騎手,成為了當地一道特别的風景線。
他們的收入,可以高于很多寫字樓白領;但他們的工作強度,要比絕大部分人高得多。至于他們的心酸與付出,承受的安全風險以及對健康的傷害等等,更是很容被人忽略。而就在新年即将到來之際,網絡電影頭部公司奇樹有魚,為我們奉上了一部特别寫實、勵志又溫馨的《中國飛俠》。
《中國飛俠》的故事背景,放在了外來人口最多、外賣員也最多的首都北京。北京的迅速發展,離不開上千萬外來打工者的辛勤付出;北京人的生活,也因萬千外小哥的努力而變得更好;而北京這個舞台,也給了很多人展現才化的機會。
外賣騎手李安全(許君聰飾)是幸運的,他結了婚,還有了可愛的小女兒朵朵。他也是勤奮的,為了讓妻女過上理想生活,他想盡一切方法提升業績;但他又是不幸的,朵朵得了重病無錢醫治,妻子為攢錢去了外地,留下他和女兒守在北京。為了多賺錢,他又在晚上做代駕,而意外與麻煩也是接踵而來……
無數北漂帶着遺憾離開了,這裡并不是能輕松發财的樂土。連妻子都認為,北京屬于有學曆有能力的人,潛台詞就是,他并不适合。可李安全偏要讓孩子留在北京治病,更要讓她在北京上學。這種“自不量力”的頑強,讓我們想起了《長江七号》中的周鐵,無疑讓許多“x漂”感同身受。
都說機會垂青于有準備的頭腦,想要在大城市立足,還要攢錢為女兒治病,光苦幹蠻幹肯定不是不行的,還要學會巧幹。為了拿到第一名的兩千獎金,李安全不遺餘力,不敢有任何懈怠。他還根據過往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成功心得”:
每天七點起床,七點四十要把女兒送到學校,下午四點之前要來接她。
每天至少要送完六十單,每單不通能超過十分鐘。
熟悉轄區内的每一個客戶,每一棟樓。知道在哪裡上廁所不用排隊,知道哪個商戶需要等餐,連每個綠燈是多少秒,我都能記下來。
這套攻略的精細讓人敬佩,其背後的辛苦和付出,更讓人感到心酸。李安全從來不想做一輩子騎手,而是積極向管理層發展。在命運的接踵打擊之下,沒有自暴自棄,沒有就此認輸,反而更加努力,這就是男兒的血性。
每天晚上八點之後,李安全還要做兩個小時的代駕,真可以說是連軸轉,用生命在拼搏。幸運的是,女兒非常懂事,非常能了解他的不易,也給他帶來了很多快樂。
貧賤夫妻百事哀。兩千塊錢的房租,都是夫妻倆無法忍受的。天價的診療費,逼得當爹的恨不能去賣腎。妻子帶女兒住進妹妹家,結果遭妹夫白眼;李安全帶孩子住到報亭,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就這樣報亭還是被依法拆了,隻好與同僚擠在一起。但即使這樣,李安全對未來依然沒有絕望。
俗話說,有多大能量做多大事情,不要自不量力。否則,赢得的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羞辱與災禍。李安全盡管窮,卻依然“不識時務”的堅持着善良與責任。看到服務員把掉在地上的食物裝入袋中,他堅決不收貨;看到有男人在路邊毆打妻子,他上前制止卻遭女人責難,甚至還要因撞到豪車賠錢;看到有孩子被困在防護窗上,他二話不說扔下車子前去搭救,換來卻是客戶的退單和差評。
但正是“能承受多少不幸,就能有多大反彈”。人可以生而平凡,但不應該甘于平庸,放棄社會責任感。李安全的善舉,最終為他帶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堅持自己的本心,将才華展現到極緻,每個平凡的生命,都有脫穎而出的可能。
這部被觀衆譽為中國版“當幸福來敲門”的電影,劇情張弛有度,拍攝考究用心,伏筆設定得當,結局溫暖人心。它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在這個寒冷的冬日,為我們帶來了别樣溫暖。相比男主在逆境中的堅持,我們很多人的困難,其實根本不叫上事兒:相比他對工作的全情投入與用心,我們做得往往很不夠。而相比他的良知與社會責任感,我們更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重新思考“多管閑事”的邊界。
曾多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知名演員許君聰,在片面中飾演一位人到中年的父親。他将小人物的卑微與心酸、不甘與執着,演繹得非常鮮活。而一人照顧女兒的戲份,兩人一起在水溝邊刷牙,小心翼翼為女兒梳頭,帶着女兒穿行北京送餐,帶給我們别樣的開心與感動,而焦急尋找女兒喜極而泣的鏡頭,更是構成了全片最催淚的橋段。
老戲骨李琦甘當綠葉,飾演一位“局氣”的北京大爺,毒舌的表象之下,是一顆善良的心。他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點,也營造了不少感動。
新的一年即将來到,各行各業的奮鬥者們,也都有着自己的期望、目标與憧憬。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隻要不甘于平凡,努力加聰慧,刻苦加執着,就完全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書寫自己的精彩,就像《中國飛俠》中的李安全一家一樣。當然,在永不停止奮鬥腳步的同時,隻要能擁有一顆平常心,生命也依然不會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