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規劃在資訊化建設中發揮着“定位”和“導航”的作用,it規劃理論方法更是博大精深,細細講來,會成為it版本的“一千零一夜”。本文以“精要”和梗概的形式為您描繪it規劃的輪廓,有架構,有細節,力求讀者能夠通過本文對it規劃“一目了然”。
在介紹it規劃前,先從資訊化建設中的幾個關系開始:
組織(機關、企事業機關)戰略決定it戰略(願景、目标、能力、角色),it戰略是企業戰略在it層面的落地。 it戰略決定it架構(資料、應用、it基礎設施); it架構決定it管控(流程、組織、制度、目标與考核)。
01、it規劃缺失 資訊化建設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很多組織的資訊化建設是項目導向型。往往是随着組織發展、業務的需求,呈自發的點狀态勢,一點點積累成長的。相關業務系統,也是逐漸上線的。久而久之,各業務系統就像草叢一樣,各自成長,生成自身的資料、完善各自的業務流程,而系統與系統之間、系統應用與整體資訊化工作、單一業務支援與企業戰略細化脫節,不能形成整體協調的統一體,更不會形成業務鍊、資訊流、價值傳遞等。
組織沒有進行良好的it規劃,随着資訊化工作的不斷推進,業務對it需求不斷增長,會出現諸多it管理困境與系統建設瓶頸,直接阻礙企業發展和管理提升。包括:
1、遺留系統繁多,系統間無資料接口,資訊孤島林立,資訊共享困難;
2、系統較多,功能單一,系統內建工作量太大,導緻反複投資;
3、it運維難度越來越大,系統維護費用高、收益低、風險大;
4、it投資效率低,難以産生真正價值,軟硬體更新換代頻率高,投資回報率低;
5、系統不适應新的業務發展,或是業務的相應變更而停滞不用,不僅造成投資浪費,還直接導緻了it系統無法支援業務發展;
6、資訊化建設無章可循,資訊化需求缺少梳理,資訊化項目盲目上線,失敗率高。
實際上,國内很多企業,都是在業務成長到一定階段、資訊化工作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資訊工作産生了瓶頸,it建設出現了進展艱難,或是走進投入大産出小的怪圈後,才開始意識到資訊化戰略的重要性,才着手進行it規劃的制定。
02、it規劃的重要性 必要.必須.必然
以企業組織為例。“it規劃(it planning)”是“資訊化規劃”簡稱,它是指在了解企業發展戰略和評估企業it現狀的基礎上,結合所屬行業資訊化方面的實踐和對最新資訊技術發展情況的認識,提出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遠景、目标和戰略,以及具體資訊系統的架構設計、選型和實施政策,全面系統地指導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進行,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由于資訊化與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ies)息息相關,是以通常使用“it規劃”這一比較通俗的稱謂。企業it規劃對于成長到一定規模、業務快速成長,資訊化能力是企業核心競争力的企業,是必須的、必要的、必然的,也是功用顯著的。
it規劃在企業的發展中,具有如下戰略性意義:
1、it規劃實質上是企業業務戰略到資訊戰略的映射,是企業戰略在it層面的落地。
2、it規劃項目的實施,實際上是公司高層上司對企業資訊化工作的極大重視和實質性的推動。
3、樹立資訊化建設的大局觀和整體意識,從長遠角度考慮目前問題,企業it管理人員能夠站到更高的角度看待企業問題與it工作。
4、對企業it建設工作形成長期性指導體系,是it工作方向、it治理、it服務管理、it投資等工作的直接指導和方案;
5、促進企業對現有問題和it需求進行全方位的診斷與梳理,能夠針對目前問題和改進方向進行it系統實施。
it規劃的意義總結起來就是統一思路,規劃藍圖,科學引導,有效整合,理性投資,規避風險。保障企業科學的開展資訊化建設,提高企業資訊管理水準,保障企業戰略的實作,提高企業核心競争力。
03、it規劃方法論 戰略.結構.執行
資訊化建設涉及到的問題呈現出明顯的非線性,甚至可用“一團麻”來形容:戰略是否明晰、流程是否理順、組織架構的敏感、資訊孤島的目前情況、應用人員的态度/素質、技術選用的評價标準等等,如何把這些方方面面協調一緻,這就是“it規劃”将發揮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按照it規劃方法論,逐漸理清企業管理提升和資訊化應用的總體方向,客觀分析目前所處的位置,理智分析目前和未來之間的差距,然後制定政策、明确原則、給出路線,再明确各個資訊化建設項目之間的時序關系和依賴關系,并落實每一個資訊化建設項目的裡程碑。同時,自始至終貫穿的,有變革管理,有對同行業、不同行業的标杆的最佳實踐的學習和借鑒。
it規劃分為三個層面:
1、戰略層面。在這個層面,要考慮組織為什麼建設資訊化,重點強調it與業務目标的配合;強調it與企業的戰略、管控模式和業務模式相比對;強調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并預見企業可能變化。
2、結構層面。在這個層面,主要考慮資訊化建設做什麼,強調架構要有前瞻性;内容上包含應用、資訊、基礎建設和it組織等方面;it建設藍圖。
3、執行層面。在該層面,考慮資訊化建設怎麼做,強調架構要有可操作性;做哪些項目,這些項目的排序,時間計劃等;風險與評估;投入估算。
04、it規劃步驟 調研分析.架構設計.規劃實施
通過系統性的努力,為企業通過資訊技術推動的管理改造和創新來提高競争力、取得競争優勢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計劃。同時,通過充分的溝通,使it政策、計劃與企業戰略和業務目标緊密結合并在整個企業内建立共識,通過整個企業組織協調一緻的努力來實作業務及資訊系統建設的目标。整個it規劃項目分為三個大階段:
1、通過現狀調研和需求分析,确立業務/it政策及願景;
2、通過建立資訊化建設和管理藍圖,形成相應的解決方案及it能力;
3、通過分解為具體項目,确定整體性的項目計劃,實作業務及it戰略落地。
1)第一階段:現狀調研與需求分析
本階段主要通過訪談、調研、問卷等形式,結合波士頓矩陣、swot分析、it評估方法論等,來了解企業的業務戰略、管理及資訊化需求、管理及資訊化現狀,并進行評估分析。調研及訪談的範圍包括總部高層管理者、業務部門負責人、職能部門負責人、資訊化部分負責人及下屬機關的相應部門。
精要:五步法明确需求
1、明确企業發展戰略
2、明确資訊化建設需求所指向的問題
3、明确資訊流轉關系
4、明确重要決策節點的分布
5、明确業務的發展趨勢
成果及示例:該階段傳遞成果為《it需求分析及現狀評估報告》,具體内容包括:公司戰略、核心能力描述、管控模式及管控重點分析、業務現狀調研和需求分析、it現狀調研及評估報告等。
2)第二階段:it架構與設計
本階段主要結合客戶的業務及it現狀,采用價值鍊分析、業務流程圖、資料概念視圖等工具或方法,從應用、資料、技術、管控四個角度來進行總體的資訊化藍圖規劃。
精要:it架構五大體系
應用體系、資訊(資料)體系、技術體系、資訊安全體系、it管理體系。
該階段傳遞成果為《it戰略規劃設計報告》,具體内容包括:it應用架構設計、it資料架構設計、it應用內建架構設計、it基礎設施架構設計、資訊安全架構設計、it管控架構設計。
3)第三階段:it項目實施規劃
本階段主要識别出需要實施的項目以及項目實施的優先級、實施進度規劃以及所需的資金投入估算等,并制定組織實施政策、風險應對及保障措施等。
精要:it實施規劃要突出重點項目
企事業機關中的重點管理資訊系統規劃包括:财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協同辦公管理系統、決策支援管理系統、電子商務平台等。
該階段傳遞成果為《it實施規劃設計報告》,具體内容包括:實施項目識别、項目優先級分析、過渡架構設計、實施進度規劃、分項目實施規劃。
05、總結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it規劃有“章”有“法”,既要遵“章”又要守“法”。基本法就是“四個統一”原則:即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标準。隻有堅持“四個統一”原則,才能保障資訊化建設真正達成業務協同、一體化、集中管理、決策科學的戰略目标。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