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黑龍江省力推網際網路與畜牧産業深度融合 打造大資料中心

2015年11月11日,完達山乳業所屬産品在電商、微商等網絡銷售平台,累計銷售突破億元大關,達到了1.01億元。這次網銷業績令完達山乳業堅定了組建電商公司,創新營銷模式,做大做強電商營銷的戰略構想。借“網”發展、觸“網”轉型,推進網際網路與畜牧産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型業态,進而實作畜牧産業的轉型更新,也正是龍江畜牧業的戰略構想。近日我省出台“網際網路+現代牧業”行動計劃對此做了全面深入的部署。

網際網路+畜牧業意味着一種能力,意味着一種外在資源和環境對畜牧業的提升。有專家認為,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影響将是颠覆性的,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生産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內建作用,将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在畜牧業這樣的傳統行業,是時代的需求,更是可貴的機遇。我省制定和實施“網際網路+現代牧業”行動計劃正是抓住這種機遇,從發揮優勢出發,通過清醒認識差距和不足,明确思路與目标,進而盡快補上發展短闆,盡快使我省畜牧産業由大變強。

“網際網路+現代牧業”行動計劃以網際網路思維謀篇布局:通過夯實資訊化基礎為産業融合創造條件;通過“網際網路+牧場”締造數字化智慧牧業;通過“網際網路+營銷”拓展國内外市場,用賣得好拉動養得好;通過“網際網路+服務”提升産業的效率和水準;通過“網際網路+金融”打通産業血脈,加快産業擴張;通過“網際網路+監管”化解産業風險,確定産業和産品安全。

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龍江畜牧業做大做強的發展願景不再遙遠。“網際網路+現代牧業”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标令人振奮,到2017年将力争實作:養得好、賣得好、管得好、服務得好。

畜牧業初步邁入集約化、智能化新階段,規模場奶牛單産突破8噸,綠色畜産品比例比2014年提高15%以上;健康、無抗、生态養殖開始大面積普及。

創造一批優勢企業與産品品牌,畜禽産品品牌化比率達60%以上;畜産品電商平台外銷額突破50億元,占外銷比例達15%以上,巴氏奶、冷鮮肉大批量銷至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

産地檢疫、動物檢疫網絡出證實作全覆寫,第三方檢測與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基本配套,畜禽防檢疫、投入品監管、草原管理、污染防治步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網上用益物權流轉與融資平台建立,對使用者提供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短期融資與保險等服務,遠端診斷與技術托管模式初步普及,預警、技術、資訊、政策服務權威、高效。

記者從省畜牧獸醫局了解到,為實作“網際網路+現代牧業”行動計劃,我省将盡快完善“1+5”體系,即在建設和完善大資料中心基礎上重點開發五個應用平台。更新改造黑龍江省畜牧業大資料中心,建構黑龍江省“畜牧雲計算”平台,建立全省統一的畜牧業資訊資源綜合服務和智能分析系統,進而衍生和嫁接各類應用系統平台,輔助政府部門對畜牧産業進行宏觀調控、對畜産品品質進行全面監管,為服務對象提供綜合資訊服務。

重點打造的五個應用平台包括:網際網路+現代牧場平台,通過牧場設施智能化、管理資訊化及過程的可視化,實作生産水準、産出效率、比較效益和安全管理的大幅提高;網際網路+市場營銷平台,通過個性化、差異化及點對點、定制等營銷政策,把我省優質、綠色、特色畜産品銷往國内外;網際網路+專業服務平台,通過平台實作行業綜合資訊與預警服務、科技咨詢與牧場管理服務、投入品和生産要素集買服務、用益物權流轉服務等;網際網路+金融支援平台,對接“網際網路+”行業監管與專業服務平台,建立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龍頭企業、養殖場(戶)互相銜接的信用、抵押、擔保、貸款、保險等畜禽養殖金融綜合服務體系;網際網路+行業監管平台,提高政府監管水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