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供應鍊管理 協同社交功不可沒

從整體來看,供應鍊的範疇非常之廣,涉及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業務流程,覆寫的面也非常大,從大的範疇來講,主要包括計劃和執行兩個層。  從整體來看,供應鍊的範疇非常之廣,涉及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業務流程,覆寫的面也非常大,從大的範疇來講,主要包括計劃和執行兩個層。而随着近年來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水準的提高,供應鍊管理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對此,infor公司大中華區商業咨詢總監鹿崇, 就供應鍊發展的趨勢,提出了七大特征:全球化供應鍊、靈活化供應鍊、綠色化供應鍊、柔性化供應鍊、內建化供應鍊、虛拟企業化供應鍊、社交化供應鍊。具體來看:

七大趨勢要把握

全球化供應鍊。強調全球範圍内的供應鍊的計劃、執行。比如耐克這個全球化企業,不同的設計師在世界各地共同來設計一款産品,制造時需要全球協作。供應鍊管理的軟體必須支援全球化的計劃和執行。

靈活化供應鍊。強調提高制造系統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即速度。特别是在制造系統中,特在大、中型企業裡,強調“網際網路+”、工業4.0,他們的核心就是自動化裝置,是以供應鍊必須适應外部的快速變化。

綠色化供應鍊。這是一種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鍊,整個供應鍊運作過程中應減少能耗,減少産品損失與浪費。比如以前在供應鍊管理過程中不太強調包裝箱的回收、産品的回收,現在則非常強調這點。如果上遊企業有此理念,而自己沒有的話,就不是一個好的合格供應商,也就不能在供應鍊中生存。

柔性化供應鍊。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時間的要求也經常變化,那麼供應鍊是否能夠快速響應,組織架構是否支援,配送體系是否靈活,這種柔性對于供應鍊非常重要。

內建化供應鍊。內建化供應鍊的發展影響越來越大,現在有很多客戶都把自動化裝置與供應鍊聯結在一起。如四川新華書店,他們就需要把傳送帶等自動化裝置和供應鍊系統進行很好地內建。

虛拟企業化供應鍊。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誕生了很多虛拟企業,甚至還有一些制造工廠是虛拟的,他們在網際網路上可能是一個實體,但實際上可能是分散在不同的供應商那邊。 是以,供應鍊系統要能支援虛拟企業分銷中心、制造中心的發展。

社交化的供應鍊。過去的系統中一般可以提供e-mail系統,或者一些傳統的互動方式。因為現在智能手機比較普遍,是以需要整個供應鍊的協同更加有效;此外,企業可能還希望在供應鍊系統中有一套社交系統,隻要跟供應鍊有關的資訊都可以展現,包括報警體系、任務、 工作流的控制等等。

社交協作功不可沒

圍繞着七大趨勢,infor在供應鍊管理的三大要素上發力。

鹿崇認為,整個供應鍊中有三大要素,包括正在升溫的供應鍊計劃,一直備受關注的供應鍊執行, 還有就是十分重要的人的管理。這三大要素的管理也在infor提供的供應鍊管理系統中集中地展現了出來。

如何做好供應鍊管理?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供應鍊的一個核心功能就是協作,就是通過人或公司的互相協作,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然而,在真正的跨部門、跨企業合作時候,由于各種原因的出現,總是無法最優化供應鍊。近年來,随着社交網絡本身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将社交融入到供應鍊領域,使供應鍊的協作能力得到更好的釋放。

其實,近兩年,infor首先做的一塊就是關于人的管理,而做好這方面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協同。無論是強調全球化、靈活性、柔性化等,都與人的管理,協同社交化分不開的。

“以前我們談供應鍊發展的時候可以提供e-mail的系統,或者一些傳統的互動方式,現在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要求整個供應鍊的協同更加有效,是以需要在供應鍊系統中有一套社交系統,在此系統裡面,隻要跟供應鍊有關的資訊,都可以在這個社交媒體上展現。包括報警體系、任務、工作流的控制等等,都可以在這裡面來做。”鹿崇如是說道。

說到協同,最重要的就是把所有相關的人員都融合到此平台上來。因為現代化的供應鍊管理, 涉及到每一個人都要貢獻智慧,是以要把相關的人員都放到此協同平台上面,強調跨職能部門的協同。

“比如事件的報警,供應鍊裡面經常有一些例外情況,如不能及時發貨,或供應商有一些臨時緊急的抱怨。這些例外報警在系統也要展現出來。此外還包括要即時地去發送一些通知與資訊。以前我們發通知,可能都是通過e-mail系統或者qq,但在更加專業的軟體來說,要在供應鍊的平台上統一進行通知和發資訊。”鹿崇介紹到。

據介紹,infor正在為企業打造這樣一個協同的平台,ming.le平台。它能幫助各個業務領域的員工友善地進行溝通協作,并能使員工能夠随時了解與目前任務相關的人力、資産及流程。 在這個平台上,檔案、計劃、照片和視訊等資訊,還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存放在相關的路徑, 友善有需要的員工通路。

鹿崇補充解釋道,“比如說企業裡面他的應用軟體、人員,企業裡面不同的人不同角色供應鍊的管理,不同的機器裝置或者不同的資料都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中,這樣來說基本上都是分散的。我們強調将來社交化的企業發展是能夠把這個資訊完全集中到一個統一的平台上來進行釋出和分享,這是解決我們不同的溝通方式的一種方法。”

社交走進企業已成為大勢所趨。随着供應鍊行業人才缺口的拉大,能不斷引入新技術,走在時代前端的企業才能吸引具有創新精神的下一代,因為這一代人一直在社交網絡的大環境中學習、 交流。

雲上管理正在到來

随着企業自身的業務模式和管理體系逐漸成熟,以及其産業鍊的逐漸完善,企業對供應鍊管理的訴求愈加凸顯。

雲計算能夠帶來高品質、低成本、可靠多樣的海量資訊處理方式和創新的商業營運模式,這種新的營運模式能夠解決企業在供應鍊管理上困擾多年的老問題。

鹿崇認為,從成本角度看,企業不可能再長時間花費高昂的成本維護龐大it團隊和機房,來支援供應鍊軟體等傳統應用的運作。此外,每年的軟體服務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是以, 即便是目前已經擁有龐大it系統的大型企業,原有的it基礎設施也不再是長期拖累企業上雲的負累。而以雲服務的形式提供的供應鍊管理服務更适合不同規模企業随需随取的需要。

雲,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而未來,供應鍊管理上雲是否也将是大勢所趨呢?

infor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

2015年,infor收購了雲供應鍊管理平台gtnexus,gtnexus提供一個全球性的訂單管理系統,能與多位合作夥伴進行電子商務協作。零售、服裝和制造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合作,對發貨、配送中心和零售網點進行管理和優化。

同時,gt nexus直接跟買家與賣家的訂單管理系統內建融合為一體。買家通過gtnexus将訂單資訊傳遞給賣家、金融機構、貨運航空公司和物流供應商。通過管理跨多個合作夥伴的訂單主記錄,gtnexus将變成整個網絡的訂單管理系統。

對此,鹿崇特别介紹了幾家這樣的企業,比如耐克、阿迪達斯都使用了gtnexus的服務。這些企業在産品設計、生産等各個環節上擁有衆多合作夥伴,而這些合作夥伴分散于世界各地。通過gtnexus全球範圍的供應鍊平台,耐克可以查詢每個環節的産品的進展情況。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說明在供應鍊管理環節企業越來越重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