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世界上什麼愛最偉大?
答案無疑是母愛。
母親無私地将我們帶到這個世界,給了我們溫暖,呵護我們成長;女子本柔弱,然母愛卻無比堅強,為了孩子不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哪怕再軟弱的母親,都會挺起胸膛為他們遮擋所有的風雨。
這就是母愛。
世界上最偉大,也是最無私的母愛。
而若聊到“毒”,大家想都不用想,立刻便會将之與所有的陰險,奸惡聯系在一起,像什麼:惡毒、狠毒、毒辣、毒害......等等之類的,幾乎都是貶義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與偉大的母親,無私的母愛風馬牛不相接的“毒”字,為何下面會是一個“母”字,為何要将母與毒捆綁在一起,造字人到底有何用意?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毒”字是怎麼來的......

由來一:江湖傳說
說古時候有個叫璧懷的小王國,國王姓杜,叫杜懷恩,璧懷人民在杜懷恩的上司下過得不算好也不算壞,總之,也算過得去。
杜懷恩有個堂弟(叔叔的兒子)叫杜懷正,是璧懷國的宰相,這家夥雖然已經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卻還想着謀奪王位,認為表哥不合格,想自己做國王。
于是他日盼夜盼,總想着找個機會除掉杜懷恩,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君臨天下。
這一天,機會終于來了......
與往日不同的是,今日早朝結束後,杜懷恩忽然來了雅興,說要到大臣們家裡去讨杯酒喝,順便談談工作。(實際上是想借機看看大臣們的家境究竟怎樣,有沒有A錢)
然大臣們似乎早已猜到了國王的别有用心,皆都借故推辭,不是家裡老婆要生了不友善,就是房子正在搞裝潢,實在沒地方待......
隻有杜懷正認為這正是一個幹掉表哥的絕佳機會,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于是想都沒想,便就主動應承了下來:
“陛下,既然大家都不友善,不如去我家吧......正好我家老婆沒生,房子也沒裝修,友善的很......”
杜懷恩一聽,自然非常高興,連連誇贊表弟十分懂事,咧着嘴笑個不停。
......
為了讓國王開心,愉快地接受死亡,杜懷正可說是下足了本錢,山珍海味那是一有盡有,便是連珍藏了三十年,準備給女兒出嫁時用的佳釀“好日子”,也都拿出來了。
杜懷正恭敬地為杜懷恩滿上“好日子”,皮笑肉不笑地謙道:
“陛下,這是臣家裡最好的酒,名曰‘好日子’,乃是為小女出嫁時用的......今特意請陛下品嘗!”
“哈哈哈,好好!”
杜懷恩笑得合不攏嘴,正欲端起酒杯細細“品味”,卻忽然被一竄出的瘋婆一把奪過酒杯來一飲而盡......
隻見那瘋婆喝完酒後,還忍不住咂嘴傻笑:
“呵呵,好喝,好喝......”
杜懷正看到瘋婆搶飲了贈給杜懷恩的禦酒後,當即便是臉色煞白,随即便一把架住瘋婆對左右大喊道:
“快,快叫郎中——”
一邊喊一邊不停地拍打着瘋婆後背,悲泣莫名:
“娘,娘,您怎麼這麼傻,這酒乃斷腸草所泡制,您,您怎麼亂喝......哎!”
原來,為了讓杜懷恩翹辮子,杜懷正特意用了斷腸草所泡制的“好日子”,沒想到最後卻被得了瘋病的老母親一飲而盡.......
這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自己老母的性命......
好在搶救及時,加上杜懷正不停拍擊,嘔出來不少,最後杜母總算是保住了性命。
杜母是保住了性命,杜懷正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弑君,謀反,斬立決......
最慘的是,杜懷恩似乎覺得殺了杜懷正還不解恨,最後竟還頒布了一道聖旨:
自此以後,杜懷正家人皆改姓為“毒”,不得在沿用皇家“杜”姓......
欽此!
據說這個“毒”字,乃是杜懷恩特意為杜懷正子孫造的,啥意思呢?
你看哦,這“毒”上面部位是不是有點像草......正是代表斷腸草,下面的母代表杜母,至于為啥讀“dú”,實際就是杜懷正“杜”字的衍生,意即:這杜懷正連她母親都要謀殺,已經不配姓杜了,該叫第二聲“dú”。
這就是“毒”字的來曆——
本故事純屬虛構,特此聲明,不足考證。
注:據說,tw嘉義縣就曾經出現過一戶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譯官。
由來二:根正苗紅
毒,實際上一開始的寫法是:
上面其實是“屮(chè)”字,即草木剛長出來的意思,代表生命的意思。
而下面則是“毋(wú)”字,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合起來了解,即:停止生長,阻礙生命的意思。
引申開來講,即:xx什麼東西,比如說人為,動物迫害,自然......等等不利因素,抑制了生命的生長。
後來,隸書普及後簡化了漢字,最終将原先的“屮(chè)”+“毋(wú)”組合,變成了現在的“毒”字。
再到後來,又将原本的意思進一步衍生,變成了純貶義的“惡毒,毒辣”。
也就是說,原本的毒與“母”半毛錢關系沒有。
現在市面上流傳着一種“毒”下帶“母”的理想化了解,即:
“毒”字的原意除了表示惡毒,毒辣......等等外,還有一種痛苦,困難的意思(想想也是哦:生命被抑制住了生長肯定很痛困)。
而之是以“毒”下帶“母”,便是因為母親經過十月懷胎,分娩,最後再将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的确也是一件痛苦,困難的事情,與“毒”字所要表達的意義一緻,故“毒”下要帶“母”。
我覺得吧,在理想狀況下,的确可以這樣了解,因為做母親的确實不簡單,但最好不要這樣了解,為啥?
因為會讓人産生誤解,久而久之的便會将“毒”潛移默化成了一個褒義詞,如此一來天下便無“毒”爾。
其實吧,管它“毒”也好,“母”也罷都隻是一種代号而已,心無“毒”,則人無毒,人為母,則心有母,“毒”下帶“母”,實則人心互變爾!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一個字往往有很多種了解,就像《易經》上所說的那樣:
通則易,易則變,變則通
漢字其實也是一樣:通則易,易則變,變則通;簡言之:沒有一層不變的漢字,也沒有一層不變的字理,隻有一層不變的人心......
就像“毒”字,每個人看它都不同,每個人寫它也不同,每個人了解它也會不同......求同存異,才是大道所歸......
謝謝觀賞!
關注我,每天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