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閑侃丨實驗室裡,我們怎麼修儀器?

閑侃丨實驗室裡,我們怎麼修儀器?

說到實驗室儀器,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樣的?

很多人都會把實驗室和高端、精密、嚴謹……之類的詞語聯系在一起,是以對實驗室儀器的印象,一般也會是精密儀器高端儀器之類的。那麼,如果儀器出問題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迅速聯系工程師,工程師帶着專業團隊和不離手的合金手提箱奔赴現場,經過失敗→争吵→分歧→合作,最終把機器修好了,然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不定還會産出一個雞湯故事(對,就是那個專家:我畫一個圈可能隻值一美元,但是知道畫在哪裡值999美元)……

錯!

我們會大喊一聲: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這台機子壞了你看一下!

大師兄就會走過來,專業的問一下操作過程,然後用專業的手法,“啪啪”拍兩下……

是的,除了特别貴貴貴貴的儀器,我們遇到機子出問題了,第一反應也是拍兩下……

拍完之後還沒好怎麼辦?維修工程師總該出場了吧?

還錯!

我們會自己動手修!

不要小看一個理科生的動手能力!

要知道,徒手做一台儀器也不是很值得驚訝的事。

閑侃丨實驗室裡,我們怎麼修儀器?

在建設高端實驗室或者專業平台的時候,比如“中國天眼”,在建設的時候是有建設名額的,每個部件都要要達到指定的設計名額。如果該部件在市場上有能夠滿足名額要求的,并且價格不是超出預期太多,一般會購買現成的。如果市面上的部件滿足不了建設需求,這時候就會自己做,當然,像“中國天眼”這樣的大科學裝置需要的部件,不是實驗室自己能生産的,一般是由實驗室設計甚至要提供相關技術,然後交給相關企業負責生産。

如果追溯到儀器最早的起源,你可以發現,很多儀器都是為了某種特定的實驗目的,或者驗證某個理論家提出的理論,科學家們手工制作出來的。事實上,即使在制造業和科技均蓬勃發展的現在,很多基礎研究的實驗室,比如光譜學實驗室,研究人員就仍舊自己搭儀器來實作特殊的需求。新搭建的儀器甚至科儀寫成論文發表。

aip 的《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就是一本專門發表各種儀器裝置的儀器,曆史悠久,很多改變整個領域研究方式的重大進展都發在這上面。

閑侃丨實驗室裡,我們怎麼修儀器?

當然,除了這些高大上的理由,有些實驗室是因為經費不足問題,低價購買國外實驗室淘汰的裝置,然後回來自己改裝……一把辛酸淚……

是以,實驗室裡的那幫人,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理科生都有一點的手工愛好,遇到儀器的簡單毛病,第一反應都是試着修一下,搞不定了才會聯系儀器售後。畢竟,懂是懂,和專業的還是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