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國玉玺的故事(十二):玉玺歸桓玄

作者:朝秦暮楚貓

鮮卑慕容氏打敗冉智占領邺後,尋找傳國玉玺,可玉玺早已被送至建康(今南京)。國主慕容儁為了在政治上壓倒東晉,證明自己才是“真龍天子”、“受命于天”,對外宣稱東晉得到的是假玉玺,真的玉玺已經到了自己手中。為證明自己所言非虛,慕容儁刻了假玉玺,并宣布改元“元玺”。

傳國玉玺的故事(十二):玉玺歸桓玄

傳說中的玉玺底部八個字(圖檔來自網絡)

慕容儁的大言不慚、公開造假,掀開了諸豪強枭雄的遮羞布,他們也都紛紛效仿,私刻傳國玉玺,都說别人的是假的。後來西燕的玉玺、姚秦的玉玺等等,全是冒牌假貨。

傳國玉玺南下到達東晉時,東晉王朝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在位的是晉穆帝司馬聃,當時他隻有9歲。前面的四代皇帝,因為沒有傳國玉玺,就不敢那麼硬氣,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存在感,老百姓也稱他們為“白版皇帝”。按道理說,現在玉玺回來了,“君命天授”了,皇帝能不能牛逼起來呢?難啊!第一,皇帝還是個毛孩子,懂個球?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自東晉初期,就确定了士族與皇權共同治理天下的門閥政治,這種門閥政治,擁有深厚的政治根基,所有士族均予以支援和擁護。士族中,最強大的,是“四大家族”,他們是王家、庾家、桓家、謝家。四大家族在整個東晉王朝中互相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與司馬家共同治理天下,是以,皇帝是根本翻不起浪花的 。士族們隻關心自己的利益,不會關心皇帝有沒有傳國玉玺,當然,他們也怕皇帝被推翻,因為皇帝一倒台,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傳國玉玺的故事(十二):玉玺歸桓玄

琅琊王氏

四大家族中也有不安分的人,他們膨脹到一定程度後,也會動歪心思,想搞個皇帝當當。先是王家出了個王敦、其後桓家出了個桓溫,他們倆都是掌握軍隊的實權派,也為東晉王朝立下了赫赫功勞,通過一系列操作,也都無限接近了皇位。可惜,臨門一腳,踢得不正,他們倆都因為受到其它家族利益代表者的聯合抵制而沒能成功。但有一個人成功了,他就是桓溫的小兒子桓玄。

公元369年,桓玄出生。四年後,桓溫去世,桓玄襲承了父親的南郡公爵位 。桓玄小時候就長得眉清目秀,聰慧不凡;長大後更是風姿卓絕、高大威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頗有文采,寫得一手好文章。用現在的标準去衡量,桓玄是妥妥的多金、有才華、顔值爆表的大帥哥一枚。

走到哪裡都是焦點、都是主角的桓玄,在仕途上卻不得志。原來,四大家族怕桓玄将來會像他父親那樣有不臣之心,就故意不讓桓玄做大官。直到桓玄23歲時,才讓他做了個毫無實權的太子洗馬,後來又讓他去當義興(今江蘇宜興)太守。野心勃勃的桓玄不得志,曾登高遠眺長歎:“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不亦恥乎!”于是棄官不做,回到了桓氏家族根基深厚的江陵(今湖北荊州古城)。在江陵,桓玄也不閑着,整日悠遊于士子之間,以其父桓溫的餘威和個人才能,縱橫捭阖,漸漸樹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和名聲,就連當時的荊州刺史殷仲堪見到他也大氣不敢出。

公元397年四月,王氏家族王恭以誅王國寶為名,起兵京口(今江蘇鎮江)。主持朝政的司馬道子驚慌失措,殺了王國寶。桓玄趁機提出要當廣州刺史。司馬道子不願意讓他久居荊楚,便順水推舟,答應了他的要求。桓玄領命後,并不赴任,仍然留居江陵,等待時機。

第二年,王恭聯合豫州刺史庾楷,以讨伐江州刺史王愉及谯王司馬尚兩兄弟為名,再次起兵京口。桓玄、殷仲堪一齊響應,共推王恭為盟主。經過幾次戰鬥,桓玄的勢力越來越大,與殷仲堪、楊佺期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朝廷怕他們三個人聯合起來,就采用離間計分化他們,而桓玄的目标就是滅掉他們兩個。

公元399年,機會終于來了,這年五月荊州遭遇大洪災,“平地水三尺”。殷仲堪赈恤饑民,倉庫空竭,軍士無糧草,桓玄乘機率領軍隊西上,首先襲取了屯積糧草的巴陵,接着進兵楊口,大敗殷仲堪的侄子殷道護,随後又占領了距江陵二十裡的零口()。殷仲堪見大勢不妙,急召楊佺期相救,可為時已晚,雙雙慘敗被桓玄所殺。

公元400年三月,桓玄一舉奪得荊、雍二州。至此,桓玄獨霸荊楚,兵強馬壯,朝廷已經沒法再繼續壓制他了。桓玄躊躇滿志,自以為東晉天下三分有其二,而司馬氏氣數已盡,故多次指使人替自己上祯祥、獻符瑞。

公元401年末,桓玄上書朝廷,得罪了管事的司馬元顯,司馬元顯就派兵征伐桓玄,桓玄采納長史卞範之的建議,上表朝廷,釋出檄文,列舉司馬元顯的種種罪行,起兵讨伐之。桓玄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攻入建康,司馬元顯與其父司馬道子被桓玄所擒。

傳國玉玺的故事(十二):玉玺歸桓玄

桓玄劇照(圖檔來自網絡)

桓玄攻入建康後,矯诏自命為總百揆,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領徐州刺史;又加假黃钺、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等,署置丞相府的大小僚屬。他雷厲風行,排除異己,扶植桓家親信,把其他士族打的七零八落,再也無力制衡桓家。至此,桓玄已經具備了篡奪晉室王權的全部條件。

公元403年十二月三日,桓玄讓晉安帝“禅位”給他,自己當了皇帝,國号“楚”,傳國玉玺歸于桓玄。

傳國玉玺的故事(十二):玉玺歸桓玄

朝秦暮楚貓:桓玄從抑郁不得志,到一家獨大,繼而奪取皇權,這個過程,可以說是一部勵志片。他的“成功”,除了自己的智謀、勇氣之外,與當時四大家族中沒有能鼎定乾坤的大才有關,也與桓家勢力對他的支援有關。可惜,當了皇帝後的桓玄,屁股沒坐穩,就被另一個牛人給幹廢了,下一節,主要講講牛人劉裕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