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資訊中心周民:解讀大資料綱要

自2015年8月國務院釋出《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以下簡稱大資料綱要)以來,大資料如雨後竹筍般成長起來,無論是政府還是産業界人士都在關注大資料的發展。國家資訊中心周民副主任前段時間在中國(廊坊)大資料産業周活動中接受了it168記者的采訪,為我們詳細解讀了大資料綱要及大資料發展前景。

開放、創新、安全 大資料三大任務

通過大資料将推動政府管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模式進步,加快建設與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相适應的法治型政府、創新政府、廉潔型政府、服務型政府,逐漸實作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周民指出,大資料綱要部署有三方面主要任務。一要加快政府資料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動政府部門資料共享,穩步推動公共資料資源開放,統籌規劃大資料基礎設施建設,支援宏觀調控科學化,推動政府治理精準化,推進商事服務便捷化,促進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務普惠化。

在大資料行動綱要釋出後,十八屆五中全大資料又有重要的論述,在創新發展方面,要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不論是政府也好,還是從事資訊化的企業也好都要轉變觀念,用大資料思維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國家大資料戰略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把政府掌握的資料共享和開放。

政府在履職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資料資源,雖然從資料量的角度來看它相比于社會經濟生活中産生的資料相對較少,但政府大資料它的價值密度比社會資料資源價值密度高出許多。促進大資料的發展首先要促進政府大資料的開放、公開、共享。

二要推動産業創新發展,培育新興業态,助力經濟轉型。發展大資料在工業、新興産業、農業農村等行業領域應用,推動大資料發展與科研創新有機結合,推進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形成大資料産品體系,完善大資料産業鍊。

在産業方面要用創新發展的思路來推動大資料産業的發展。大資料綱要中同時提出了用創新發展帶動整個大資料産業發展。從産業鍊角度來看,大資料包括了采集、處理、分析,以及交易、應用等多個環節,在這個産業鍊中底層需要基礎支撐比如硬體、雲計算技術、計算資源存儲、資料挖掘分析工具到後續的支撐應用以及國際許多先進的技術。在這方面,我國還遠未實作安全可控,關鍵核心技術還要依靠國外的産品,是以産業方面需要創新發展,加大對大資料關鍵技術研發、産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力度,深化大資料應用,推動我國大資料産業健康發展。

國家資訊中心周民:解讀大資料綱要

三要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準,促進健康發展。健全大資料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

大資料一旦集中起來,資料量将非常巨大,首先考慮的就是資料安全問題。一是從脫敏、去隐私化做好安全保障,二是要做好資料安全防護。

國家資訊中心全力參與大資料戰略落地

随着大資料綱要的釋出,國家資訊中心在大資料方面也在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比如大資料行動綱要指出在2018年要建成國家統一資料開放平台,其中中央層面國家統一資料共享與交換平台是由國家資訊中心承建,目前該平台雛形已經建立,連接配接了幾十個部委,這些部委都可以依托這個共享平台,實作自己的業務和其它業務的資料共享與交換。目前,已有多個重要資訊系統在利用這個平台。未來随着資訊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資料共享與交換平台将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從産業的角度來看,國家資訊中心采取了事企合作的方式,利用社會化的資源與技術,把産業的先進技術應用到系統建設中來。同時通過與廊坊市的積極合作,共同開展大資料等方面的應用與研究,将為今後政府資料進一步公開提供基礎,并能夠讓社會企業利用資料資源開展增值服務。

雖然我們可以看到大資料的大好趨勢以及發展前景,但大資料的廣泛應用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戰。對于此,周民認為,大資料共享在不同的部門認知和了解需要一個過程,現在雖還不能做到所有部委都把資料進行公開、共享,但從近幾年發展趨勢來看,已經有部分部委把資料拿出來做共享,相信随着時間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部委将資料進行共享,以更好的服務社會。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