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有人說,滿清誤我三百年,還有人說,滿清啥也不是。但可觀地講,清朝對中華民族的巨大貢獻之一,就是清朝在統治時期拓展了中華疆域的版圖。
但如今說起清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末時期西方列強入侵,不僅丢失了大量的國土之外,還簽訂了諸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在大家的印象裡,清朝是一個軟弱無能,賣國無度的朝代,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清朝真的就那麼的不堪嗎?

俗話說,一個人的三圍都需要三組資料來測量,而衡量一個朝代則更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分析,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朝的版圖對我們的當今社會有着怎樣的意義呢?
領域的擴張,奠定今天版圖輪廓
說起中國古代的領土面積,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唐朝和元朝,唐朝毋庸置疑,是中華文明上一顆璀璨的明星,其輝煌程度依舊讓人們懷念。
元朝的霸氣讓整個亞歐大陸都為之懼怕,甚至西方人曾這樣評價成吉思汗,稱他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是一位智慧超群的人。
元朝也使得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元朝在頂峰之際,曾經達到了4500萬平方千米。
元朝的強大使得它成為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帝國,但話說回來,清朝的領土面積雖然不及元朝,但它對中國的意義卻不亞于元朝。
當我們看到大清王朝的版圖時就不難發現,清朝與當今中國的領土有着大緻的相似,并且清朝的意義在于中國領土的鞏固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
元朝的壯大使得當時的中國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元朝到中期之後,領土面積卻遭受到大幅度的縮水,這根本的原因在于元朝隻會打天下,卻不會治天下,最終損失了大片的領土面積。
對于清朝治理天下,在清朝的前期和中期都有着絕對的發言權,清朝在邊疆問題的治理上采取了多種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西藏問題以及台灣問題的收複上都有着巨大的參考價值。
在台灣問題上,清朝政府設立台灣府,并且派遣施琅率師于澎湖海域殲滅明鄭式主力,最終收複台灣以及澎湖。這也給當今社會,統一台灣給予了一個良好的借鑒。
除此之外,清朝在西藏問題的處理方式也一直延續至今,清朝朝廷加強對西藏管轄同時,還派遣駐藏大臣,進一步加強對西藏的中央集權。
而對于一直讓兩百多年的明朝使之頭疼的蒙古地區,卻在清朝獲得了真正的解決,同時也讓蒙古成為了我國的一部分。
清朝時期,經過了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五代皇帝一百多年的努力下,使得大清真正的從根本上解決了蒙古問題,并且也将蒙古地區規劃到大清的版圖之中。
并且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在明朝時期,朝廷幾乎失去了對東北的控制,如果不是滿清入關,東北地區很可能不再是我國的領土。
民族上的融合
在清朝以前,中華民族的概念并沒有普及,依舊是外族與漢族之分,漢族成為中原地區的主導力量。
但在滿清入關之後,清朝建立了一個少數民族當政的政權,但在國家的治理上,滿清敢于運用漢臣,并且推崇儒家經典,滿清的做法實則是為了告訴天下,自己則是正統。
清朝在少數民族地區則實行會盟,聯姻,并且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少數民族首領等方式,加強與邊疆各族的聯系,進一步鞏固民族和諧以及祖國統一。
同時清朝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理藩院,這也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進一步地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
清朝在民族融合上的努力是曆史上公認的,這也直接奠定了今天中華民族統一和諧共處的基礎。同時正是這樣的各民族統一觀念,使得中華民族在西方列強以及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時,都能夠團結一緻,共同抵禦外族侵略者。
清末以來,領土收複建立功勞
在大家的印象裡,清朝末年以來,都是在簽訂各式各樣喪權辱國的條約,使得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喪失了大量的國土。
那清朝政府就對此置之不顧嗎?魯迅曾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864年,浩罕汗國在英國的支援下入侵新疆,同時沙俄出兵強占新疆伊犁地區,中國西北地區的處境可謂是空前危險,失去西北的屏障,中華正處于亡國亡種的境地。
“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1876年,左宗棠為了收複新疆,視死如歸,攜帶棺椁前往新疆進行收複。
并且最終在同年率領清軍殲滅浩罕聯軍,1887年1月,此時的清朝已經成功的收複除伊犁以外的全部領土。
從古代到近代以來,我國邊疆地區就一直受到外界的騷擾和侵略,我國的東北,内蒙古,新疆,西藏都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同時其地理位置也極為重要。
這些地區現在能夠完整地成為中國的版圖一部分,其最大程度也離不開清朝的努力以及對這些地區的建設與鞏固。
是以清朝對于我中國的貢獻你還覺得小嗎?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清朝後期的沒落有很多層面,其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之外,還有封建王朝的生産力以及經濟發展程度是無法匹敵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業文明,這也是清朝政府在列強入侵下節節敗退的原因。
由此可見,清朝對于現代中國的領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義。對此,您有怎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