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現金社會”須網絡安全給力

據媒體報道,2016年全國已有357個城市入駐第三方移動支付城市服務平台,包括車主服務、政務辦事、醫療服務、交通出行、生活繳費等在内的9個類别共計380項服務,為超過1.5億使用者提供簡單便捷的服務體驗和無現金支付的便利。有超過10億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務”,比上年增長218%。今年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送出了建議及提案,呼籲中國全面進入“無現金社會”。

在移動支付如火如荼的當下,“無現金社會”正逐漸走向現實。對使用者來說,移動支付友善快捷;對于商家來說,移動支付不僅提高了市場交易的效率,也免去了收到假币的風險以及找零錢的麻煩。

但在便利同時,近一段時期出現的網絡詐騙、隐私洩密等問題也在提示我們,須格外重視虛拟網絡潛藏的諸多風險,建立起更加嚴密的防控體系,最大限度地規避“無現金社會”可能滋生的安全隐患,確定金融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可靠保障。

首先需要社會誠信建設夯實基礎。各有關部門之間基于大資料共享,加強關聯、深化協作,建立起全覆寫的誠信資訊系統,對支付過程中的失信行為形成有效預警和有力限制。

其次,網絡技術提供堅強後盾。這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起實時、動态、給力的安全監控和預警機制。同時,網絡技術服務商應築牢防護牆,避免漏洞、防微杜漸,提供安全支付環境,切實打消大家的顧慮。

最後,依法治理更加精準有力。要盡快出台相關法律和行業标準,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和賬戶安全,有效減少隐私洩露和經濟損失;還應建立起專業的“網絡金融警察”隊伍,對涉及侵犯隐私、妨礙支付安全的不法行為實時偵辦、精準打擊;同時,要依法嚴懲利用網上支付通道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無現金社會”的國家金融秩序和安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