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傳感器要火 暢想未來迎商機

1月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電子資訊司日前在京組織召開了“中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産業發展戰略研讨會”。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國家內建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物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國家戰略,推動我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産業向着融合化、創新化、生态化、叢集化方向加快發展。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懷進鵬就目前全球傳感器及物聯網産業發展态勢及主要特征進行了分析,提出以“一體兩翼”發展思路為基礎,打造我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産業叢集的構想。

愛建證券指出,根據愛立信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配接規模将達到甚至超過500億,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來臨,物與物聯接的場景、應用和業務模式多種多樣,物聯網資訊将更加碎片化,基于物聯網資料營運平台的企業将創造更多的價值,由于智能、聯網的裝置通過網絡将資訊彙聚,而這些資訊構成的大資料分析正改變着商業模式和公司競争力,是以物聯網資料營運平台在物聯網生态系統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物聯網的下一步會如何發展?它會變成什麼樣子?各種技術趨勢或變化将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首先,智能家居圍繞着wi-fi和藍牙之間如何通信将成為物聯網裝置下一個戰場,而在2016年,藍牙會比wi-fi變得更加主流,同時傳輸速度更快、網絡覆寫範圍更廣。智能藍牙技術的有效範圍将增加4倍,同時速度也增加1倍,可以帶來更快的資料傳輸體驗。

在許多小型零售店或大商場裡,都有通過安裝的小型低功耗藍牙信号作為商家的推廣手段,商家可以有針對性地向逛街的智能手機使用者推送廣告。“beacons技術可以讓使用者在正确的位置打開正确的應用。”mubaloo創新實驗室負責人mikecrooks表示,“通過應用程式右邊的彈出頁面可以發送特殊的促銷資訊或特價商品。”

自動化工廠或生産工藝使用到物聯網技術已經不新鮮,随着智能手機、可穿戴裝置越來越流行,物聯網成為辦公生态系統的橋梁已經隻是時間問題。通過對地理位置和應用程式收集的交通狀況可以讓你在開會的路上就能“看到”辦公室同僚們發生了什麼事情,甚至在無須面對面的情況下開會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物聯網的核心就是各種傳感器,傳感器就像是物聯網這棵大樹的根部,向各個枝幹傳遞資料作為養分。建構物聯網是需要傳感器來收集資料,然後通過無線技術用最節省成本的方式傳輸到雲端。

在市場的大環境下,近年來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呈快速增長狀态,比如光敏傳感器,2014年其生産能力達到了4.5億隻,市場需求量業達到了2.5億隻,資料表明了光敏傳感器的市場發展前景良好。據了解,光敏傳感器廣泛應用于資訊、機械、家電等領域,主要産品有光探測器、光電傳感器、ccd圖像傳感器、光纖傳感器等。

随着傳感器市場的擴大,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占據市場佔有率分别為21%、19%、14%,這為傳感器的發展加快了腳步。在智能化的發展下,未來傳感器市場将朝無線傳感器、微系統傳感器及生物傳感器等新興傳感器發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上一篇: Hadoop1.x 安裝
下一篇: 類與對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