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決定簡單地生活:3個方面實作極簡生活,讓生活變得真正幸福01、什麼是極簡主義者02、如何實作極簡生活03、極簡主義者的優勢

作者:楠悅讀

本文字數4123,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我決定簡單地生活》。

作者,佐佐木典士,編輯/極簡主義者。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教育學專業,目前供職于wani books出版社。2010年,開始着手丢棄身邊的物品。2014年與創意總編沼畑植樹共同開設了“minimal &ism less is future ”網站。本書是其第一部著作。

喬布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别人而活。”同樣,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雜物而活。少,就是幸福。身邊的物品越少,人生就越幸福。因為我們再也不需要物品填滿我們的人生。36歲的作者曾一度被繁瑣的生活困擾着,然而他接觸到“極簡主義”之後,開始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重新定義人人渴望的“幸福”。他說:“我的東西少,但每天都很幸福。”

本書介紹了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作者通過執行個體向讀者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倡導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并介紹了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秘籍,以及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積極的變化,傳達了通過簡單的生活擷取簡單的幸福的理念。

我決定簡單地生活:3個方面實作極簡生活,讓生活變得真正幸福01、什麼是極簡主義者02、如何實作極簡生活03、極簡主義者的優勢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與一個非常著名的極簡主義者息息相關,他就是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作者說,喬布斯就是一名“完美無缺”的極簡主義者。喬布斯對待任何事情,都要努力減少各種幹擾。

比如,他平時總是穿同一種款式的衣服,在蘋果的産品上也盡量減少多餘的設計等等。據說,凡是喬布斯參與的會議,出席人數一定會壓到最低。如果發現有不必要的人在場,他就會毫不留情地跟對方說:“你不需要出席這次會議,謝謝。”

由此可見,極簡主義者并不是要扔掉所有東西,而是把沒用的事物減到最少。作者認為,極簡主義者才是真正了解自身需求的人。他們不會因為在乎别人的目光而追求“物欲”,他們清楚什麼是真正“必要”的東西。正是更加珍視生活中重要的東西,極簡主義者們才會減少周圍物品的數量。

那麼,到底減到多少才能成為極簡主義者呢?作者說:沒有固定标準。反之,作者還告誡我們,一定不要從字面了解,極簡主義并不是越少越好,也千萬不要去比較誰留下的東西更少。

比如,有個日本人叫村上慧,一直住在背在身上的塑膠泡沫房子裡;還有個人叫坂井圭吾,他沒有房子,拎着大手提包在城市裡過着遊牧一般的生活——如果非要比,你是絕對比不過他們的。是以極簡主義者們之間的互相比較毫無意義。
我決定簡單地生活:3個方面實作極簡生活,讓生活變得真正幸福01、什麼是極簡主義者02、如何實作極簡生活03、極簡主義者的優勢

“極簡”這兩個字本身并不是目的,“極簡”是一種态度,一種理念,目的是幫你迅速找到應該珍視的東西。那麼,有哪些東西阻礙了你找到應該珍視的東西呢?

一方面是我們目前的社會環境。人類目前正處于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每天打開手機,有大量的資訊是“垃圾資訊”。有實驗顯示,如果過于貪戀這種垃圾資訊,就會變得智商下降,甚至跟吸食大麻的效果一樣。同時,過度依賴網絡社交也給人類的生活造成了相當大的問題。無論你身在何處,别人都能與你聯系,這樣的生活讓人精神緊張。作者認為,造成這個結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人類大腦的還停留在五萬年前的狀态。換句話說,人類大腦從五萬年前就沒有再繼續進化過。然而這個世界的科技水準卻在飛速發展。

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的原因。比如,人類身上的适應性。在日常生活中,适應性所帶來的習慣,會降低我們對所獲得事物的滿足感。人之是以不滿足,就是因為實作願望之後,欣喜會逐漸退去,對曾經的欣喜也會慢慢習慣。久而久之,習慣漸漸變成了理所當然。

比如,如果把一個玩具做成的戒指送給小姑娘,她會非常開心。但是她沒過多久就會厭倦了這個玩具戒指,拼命存零花錢去買真的戒指,不久後了就又會厭倦了,于是就會用工資的錢去買鉑金戒指。但是新戒指的蜜月期一過,就會想要一個大牌的戒指。最後,即使得到了最貴、最獨一無二的戒指,最終也還是會厭倦。

于是,人們一方面為了幸福而去追尋快樂和欣喜的感覺,另一方面這種感覺又會在得到之後,馬上就變得習慣甚至厭倦。為了更多地體驗幸福,人們隻好又開始買新的東西。為了追求更大的幸福,人們隻能開始追求更貴、更好的東西。于是陷入了永遠不滿足,永遠不幸福的怪圈。在這個循環裡,我們自然也就永遠找不到應該珍視的東西了。

如果不能認清人與物品的關系,我們就會陷入盲目追求喜悅感的死循環,也一定會陷入用物質證明自己的誤區。再加上當今社會每天山呼海嘯席卷而來的誘人營銷資訊,催促你趕緊去買買買。不加控制,你的物品隻會越來越多,生活被各種雜物占據,也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最應該珍視的東西是什麼,最終失去幸福的能力。

我決定簡單地生活:3個方面實作極簡生活,讓生活變得真正幸福01、什麼是極簡主義者02、如何實作極簡生活03、極簡主義者的優勢

那我們如何從精簡物品開始,組織自己的極簡生活呢?關于這一點,作者事無巨細地列舉了70多條減少物品的法則。我們總結幾點。

作者在書中反複強調,舍棄是一門技術,要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千萬不要等待,先“扔起來再說”。作者認為,扔東西,最好先從顯而易見的垃圾開始。為了長期培養扔東西的好習慣,我們可以“先設定一個小目标”。

比如,先扔掉空的快遞盒、空瓶子空罐子、打掃冰箱裡的過期食品,扔掉破了的衣服等等,我們可以先從這些一看就知道是垃圾的東西開始扔起。 然後,扔掉那些留着備用的東西。比如家裡有三把剪刀,那麼就扔掉其中兩把,選擇标準也很簡單,扔掉不喜歡的、沒用過的或者不好用的。 其次,丢掉家裡的存貨。比如打折時買的手紙,促銷買的洗衣液等等,這些重複的東西會占據大量的空間。不要在家裡留大量庫存,需要的時候随時添置。 接着,贈品,比如逛街時商家送的小禮品,積攢的購物等等,這類雜七雜八的贈品其實大多數派不上用場,就統統扔掉。而且,以後再看見有人送這些贈品,應該學會果斷拒絕。 最後,我們還需要處理那些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看似“有用”的東西了。比如,應該丢掉因為虛榮心而買回來的東西。擁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總是希望通過物品來展現自我價值。這個東西是真的需要或喜歡才買來的,還是為了展現自己、滿足虛榮心而買來的呢?這些為了虛榮心而采購的東西,會大量消耗你的精力。比如,名牌手表和名牌鋼筆,為了偶爾能發一次朋友圈而買的專業戶外裝備等等。這些純粹用來滿足虛榮心的東西,請丢掉吧。

還有一些東西,到底該不該扔掉,可能不太好判斷,那麼作者也給出了他的一些标準。比如:一年不用的東西請扔掉。如果是今年冬天肯定會用到的毛毯,或是每年都會穿的羽絨服,或是明年夏天肯定會穿的泳衣,這些就留住。但是很多一年四季都沒用過的東西,一年沒用也不影響生活,那就說明其實你并不需要它們,估計明年你也依舊派不上用場,是以請果斷扔掉。

我決定簡單地生活:3個方面實作極簡生活,讓生活變得真正幸福01、什麼是極簡主義者02、如何實作極簡生活03、極簡主義者的優勢

那麼在扔這些東西的過程中,你也許會遇到一些左思右想,确實難以下定決心的東西。那怎麼辦呢?沒關系,作者也總結了一些折中的經驗。比如,你可以把無法舍棄的東西暫時先拿出來,放在紙盒箱子裡,或者壁櫥裡,暫時把它隔離一段時間,重新審視你和它的關系。如果之後一段時間你都沒再拿出來,多半也就可以趕緊決定扔了。

比如,在審視某個東西的時候,一開始覺得無法徹底舍棄,都是正常的心理。隻要你能在接下來,明确找到讓你難以舍棄的理由,就比較好辦了。例如你發現這個東西承載着美好的回憶,那麼幹脆将這些東西拍個照,留個念,就是一個好方法,拍了照片之後,回想一下當初得到的喜悅,再對物品表示感謝;然後把照片保留起來,東西本身就可以扔掉了。再比如,如果扔不扔一件東西讓你反複思考了5次,那麼就應該果斷扔掉它。因為它已經開始在牽扯你的精力,還會讓你糾結其他東西的去留,帶來連鎖反應——是以,如果反複出現丢掉的念頭,還不如立即做決定,直接扔掉就好。

如果是有些值錢的東西,可以考慮放在二手代賣網站上。一來是可以收回一些錢,二來是在拍照、填表、注冊的過程中,也能夠再次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或者,也可以把這些不要的東西送往救助站,或者放在垃圾箱旁邊,去幫助需要這些物品的人。是以作者反複提醒讀者,要時刻牢記,極簡主義生活的核心,就是隻留下必需的東西,其他全部都要下決心扔掉。扔東西,會讓你獲得大量的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獲得充沛的精力去花在真正喜歡的事情上。

我決定簡單地生活:3個方面實作極簡生活,讓生活變得真正幸福01、什麼是極簡主義者02、如何實作極簡生活03、極簡主義者的優勢

在徹底貫徹極簡主義之後,我們的生活可以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極簡主義理念,可以讓生活發生真正而徹底的變化。

比如,作者就是其中的一個受益者。通過扔東西把自己改造成極簡主義者之後,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最直接的變化是生活時間變多了。他省去了購物的時間,省去了為了追求限量版而排隊的時間,省去了關注垃圾資訊的時間,省去了翻找東西的時間,竟然連打包搬家都達到了“說走就走”的境界。 與此同時,他擁有了充裕的時間去放空,去思考自己的人生。還有一個變化,就是他擁有了充沛的精力。要操心的東西少了,生活效率也變高了,自然精力自然就多了。他可以馬上、随時随地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行動派。

作者除了在全日本做了12場演講,他還嘗試了潛水、瑜伽、開網站、寫書、向自己暗戀了多年的姑娘表白等等,收獲了好多個人生第一次,生活變得有趣了許多。也因為這些嘗試,作者結識了很多好朋友,收獲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内心方面,内心感受也變得更加甯靜。因為不用去刻意證明自己的價值,是以也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結果是能夠更專注于自己的内心,也更珍惜身邊留下來的東西。

作者招待朋友的時候因為沒有電視機和多餘的娛樂,大家就隻能喝茶,結果是交流的内容反而更豐富。作者把這種珍惜平凡、内心甯靜的生活,比作東京國立圖書館外水池中的鴨子。那些鴨子不會想着去當一隻到處炫耀的鴨子,它們隻是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以自己的方式去體會甯靜的幸福。那麼這種内心的甯靜,最終也會帶來身體的長久健康,這也是作者在奉行極簡主義生活之後最大的收獲之一。

極簡主義的目的是讓我們變得幸福。那麼作者最終找到了幸福嗎?答案是肯定的。作者不僅感受到了幸福,而且過去那種繁瑣的日子,自己永遠也不想回去了。作者認為,其實我們都不需要去“變得幸福”,而是去“感受幸福”。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能夠讓我們找到最珍視的東西,能夠讓人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内心,是以自然也就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幸福。

我決定簡單地生活:3個方面實作極簡生活,讓生活變得真正幸福01、什麼是極簡主義者02、如何實作極簡生活03、極簡主義者的優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