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演了一輩子小角色的吳漢章,有望留名星光大道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演了一輩子小角色的吳漢章,有望留名星光大道

金大賢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多次為吳漢章發聲。

本周,曾出演《迷失》、《良醫》等熱門美劇的美國韓裔演員金大賢(daniel dae kim)在網上發起衆籌活動,希望能募集到五萬美元,以便讓他為好萊塢著名華裔演員、現年91歲的吳漢章(james hong)去申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下一顆星。四天募款活動期滿,金大賢成功募集到55307美元,目标圓滿達成。而捐助金額大于五千美元的熱心人士,也将獲得與金大賢、溫明娜、鄭肯和蘭道·樸(randall park)這四位好萊塢亞裔明星線上上互動聊天的機會。

演了一輩子小角色的吳漢章,有望留名星光大道

金大賢在衆籌網站上成功募集到超過五萬美元。

“好萊塢有史以來出演作品數目最多的演員”

吳漢章這個名字,或許聽起來有些陌生,但這張親切的黃皮膚的面孔,想必你多少會有印象。由上世紀五十年代入行算起,至今他已接拍各類影視作品逾六百部,其中既有《唐人街》、《銀翼殺手》這樣的影史經典,也有《功夫熊貓》和《花木蘭》等充滿亞洲元素的好萊塢動畫電影;他是新版《地球停轉之日》中與基諾·李維斯大開中文的神秘人,也是邪典電影《妖魔大鬧唐人街》(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裡的反派大魔頭;此外,他還在諸如《宋飛傳》、《生活大爆炸》等熱門美劇中有過客串登場。

演了一輩子小角色的吳漢章,有望留名星光大道

年輕的吳漢章與好萊塢著名女演員簡·懷曼在約翰·福特執導的唯一電視劇《竹十字架》中。

回溯金大賢這次募款活動的起因,其實源自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于8月3日在自家網站刊登的一篇專訪文章,該文以《他可能是好萊塢有史以來出演作品數目最多的演員》為題,介紹了吳漢章長達七十多年的演員生涯。截至今年七月,電影資料資訊網站imdb顯示:吳漢章共出演電影長片149部,電影短片32部,電視劇469集,還為22部電子遊戲作品貢獻配音。

可是,即便如此,在好萊塢鼎鼎大名的星光大道上,卻并沒有屬于吳漢章的那一顆星。按照吳漢章自己接受cnn采訪時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代表了我們這個行業裡一種隐形歧視,他們不會想到我們這些亞裔演員”。

目前,在超過兩公裡長度的星光大道上,已有多達26000多顆星星,疫情之前每年迎接着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000萬觀光客,可說是洛杉矶最著名的地标景點之一。星光大道由好萊塢商務事務所這家民間經營組織負責打理,每年三月接受提名,候選人需經稽核,如果能獲通過,翌年就能在星光大道上赢得屬于自己的那顆黃銅質地五角星。不過,五萬美元的工本費和維護費用,也都需要候選人這邊自己支付。

這麼多年來,不管是好萊塢商務事務所自己還是好萊塢其它組織,從沒人想到過要為吳漢章申請這顆星,這讓同為亞裔演員的金大賢義憤填膺,這才會在衆籌網站上發起了這項活動。他也希望能借此行動,為好萊塢亞裔演員赢得更多他們本就應該得到的重視與尊重。

“吳漢章很可能就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多産的一位演員,沒有之一。”金大賢表示,“他是職業演員的巅峰,而且除做好本職工作之外,他在幫助有色人種演員獲得更多關注這方面,同樣也是不遺餘力。對于我們這些後輩來說,他和與他同時代的那些有色人種演員,筚路藍縷,貢獻良多。是時候了,我們要讓他獲得本就該獲得的這份榮譽。”

演了一輩子小角色的吳漢章,有望留名星光大道

吳漢章(左一)客串《宋飛傳》。

亞裔演員不缺才華,但缺少機會

吳漢章1929年2月22日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父母都是華人,全家由香港移民赴美。小時候,父親開的中藥鋪裡,時常會請到戲班來演出。“明尼阿波利斯的華人洗衣工,周末都無事可做,大家會聚在我家的藥材店裡,每人一張小木凳坐好,觀看由舊金山請來的戲班表演平劇。我那時還是個小孩,看得非常入迷,當時就覺得這一行好了不起啊。”

就這樣,吳漢章迷上了表演,但是,這并未獲得家人的支援。“中國家長不太希望小孩去做演員,他們希望後輩能做一些更具有專業性的工作。相比起來,演員這一行,在他們看來,屬于末流。甚至都不能算是一種職業,因為他們覺得在觀衆面前展現情緒,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作為中國人的小孩,你從小就被教育要安靜,要乖乖聽話。”他告訴cnn記者說。

結果,為了讓家人滿意,中學畢業後他還是選擇了正兒八經的職業道路。吳漢章由南加州大學工程系畢業後,成為了洛杉矶的市政工程師,參與設計建設了不少公路項目。不過,業餘時間,他也沒有放棄演員的夢想。

1950年,21歲的吳漢章報名參加了由好萊塢知名喜劇組合“馬克斯兄弟”中的格勞喬·馬克斯(groucho marx)主持的電視益智節目《賭上你的生命》(you bet your life)。“我在舞台上模仿起了格勞喬本尊,結果大受歡迎,我收到的觀衆來信數量,在那檔節目的曆史上數一數二。”吳漢章回憶說。不久之後,他就有了自己的好萊塢經紀人,拍戲的機會也跟着來了。

1955年的《江湖客》(soldier of fortune)是吳漢章的銀幕處女作,該片由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與人稱“曼波女郎”的中國女演員葛蘭領銜主演。“能和克拉克·蓋博一起演戲,這經曆我永生難忘。随後我就加入了演員工會,一部接一部電影地拍起來,結果隻好辭掉了工程師的工作。從那時開始,我基本上每年都會接十來部戲。”

之後的幾十年裡,吳漢章先後與約翰·韋恩、威廉·荷頓、詹妮弗·瓊斯等好萊塢大明星有過合作。不過,說是合作,但配置設定給他的角色,其實清一色都是各種小配角不說,而且類型相當固定。“那時候,影視作品裡的亞洲人角色,主要都是為了擺噱頭。主角根本就輪不到我們。”吳漢章表示。

更讓人感到難以接受的還有,那個年代的好萊塢,即便出現了亞洲人的主要角色,結果往往也都是由白人演員化妝成亞洲人的樣子來扮演。這一點,最早從大導演格裡菲斯1919年拍攝的默片《殘花淚》(broken blossoms)開始便是如此,之後,保羅·穆尼和路易絲·萊納在《大地》(the good earth,1937)裡變成了一對中國農村夫婦;馬龍·白蘭度在《秋月茶室》(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裡變成了日本沖繩人;凱瑟琳·赫本在《龍種》裡變成了中國農村女子小玉;約翰·韋恩在《征服者》(the conqueror,1956)裡變成了蒙古人成吉思汗;童星出身的米奇·魯尼(mickey rooney)在《蒂芬妮的早餐》裡變成了女主角的日本鄰居;當年風靡一時的“神探陳查理”、“傅滿洲”等或正或邪的銀幕上的亞洲人的扮演者,無一例外都是白人演員。

演了一輩子小角色的吳漢章,有望留名星光大道

吳漢章在《銀翼殺手》中。

“亞洲人的角色,隻要是主角,無一例外都由白人來演,他們用膠帶把眼皮貼起來,好讓眼睛變細變小。而在另一邊,我卻隻能演一些洗衣工、受欺負的華人的小角色。想要打破這種定勢,真的是很難很難。”吳漢章回憶說。1962年,他拿到一個劇本,導演是艾伯特·祖格史密斯(albert zugsmith),電影片名叫作《鴉片吸食者的自白》(the confessions of an opium eater),改編自英國作家德·昆西的同名小說。“我讀了劇本,實在是糟透了,亞洲人的角色全都是吸食鴉片的瘾君子和妓女什麼的。于是我發起了一項請願活動,我們找去了導演的辦公室,希望他能修改一下劇本,能改進一下片中的亞洲人形象。”結果,導演和制片方絲毫不為所動,影片依照原樣拍攝完成,順利上映。

演了一輩子小角色的吳漢章,有望留名星光大道

《鴉片吸食者的自白》。

受到此事觸動,吳漢章和幾位亞裔演員一同辦起了洛杉矶首個純粹由亞裔組成的戲劇團——東方西方劇團(east west players)。他們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将《羅生門》搬上舞台。“由此開始,好萊塢開始漸漸注意到了我們。我們不是什麼電影裡的噱頭,不是什麼永遠一成不變的群衆演員。我們自己排劇,我們自己當主角,我們也是職業演員。我們理應獲得所有人的關注。在我們劇團裡,編劇是亞洲人,舞美設計是亞洲人,演員也都是亞洲人。”幾十年來,東方西方劇團為大量亞裔表演人才提供了一片舞台。如今在好萊塢出人頭地的韓裔演員約翰·趙、蘭道·樸和金大賢這幾位,當年都曾在這裡獲得過演出機會。

靠着這一批批亞裔演員的自身努力,再加上時代變遷帶來的群眾普遍的覺醒,今時今日的情況,自然已比吳漢章當年剛入行時要好了許多,比如,亞裔班底打造的喜劇《摘金奇緣》可以拿下周末票房冠軍,迪士尼拍攝中國題材的真人版《花木蘭》全由亞裔演員挑大梁,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也把亞裔作為主人公。

然而,在吳漢章看來,好萊塢在對待亞裔問題上需要改進的地方,仍有許多。“主流影視作品還是控制在别人的手裡,适合我們亞裔演員的角色,還是太少太少,我們沒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表達自我。有太多的亞裔演員,明明不缺才華,但缺少機會,缺少可以發揮的角色。就這麼眼看着,任才華白白浪費,實在是讓人覺得遺憾。”

責任編輯:程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