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黏黏書怪」
說到勵志電影,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阿甘正傳》,或者《當幸福來敲門》,不過在我看來,《聞香識女人》所表達的“勵志”比前兩者更加真實。
這是一部能讓人在廢墟上重建希望的電影。

《聞香識女人》海報
1993年,大名鼎鼎的第二代“教父”扮演者阿爾·帕西諾憑借《聞香識女人》中堪稱完美的表演,拿到了該年度的奧斯卡影帝。
通過阿爾·帕西諾我才知道,一位頂級演員的個人魅力,可以強大到何種地步。那極具标志性的一聲“哈”,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這是每個男人都應該看一遍的電影,它将教會你如何生活。
我為什麼說《阿甘正傳》和《當幸福來敲門》都不如《聞香識女人》更加勵志呢?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阿甘正傳》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勵志電影,而是一部偉大的,史詩級的“主旋律電影”。當然,那篇文章惹來了很多争議。
很大一部分人說,阿甘還不勵志?開什麼玩笑!
隻要你努力生活,傻人也會有傻福,這就是勵志!
可殘酷的生活,真的給傻人以傻福了嗎?
《阿甘正傳》劇照
再說《當幸福來敲門》,它很勵志,是一部能讓人腎上腺素急劇飙升的電影,看完之後,你會卸掉手機裡的所有遊戲,投身工作。
一個落魄的推銷員,妻子跑了,帶着兒子,吃了上頓沒下頓,晚上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最後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遇到一位貴人,得到賞識,從此平步青雲,改變了命運。
當然,這是一部極其出色的電影。但就勵志這個主題,它隻是一碗濃濃的雞湯,不具有普遍意義。
絕大多數人努力了一輩子,依然平平庸庸。真正從一無所有到光芒萬丈的,攏共也沒多少人。放眼望去,盡是在泥潭中掙紮的普通人。
學會打人之前,要先學會挨打。與其學習如何成功,不如學習如何面對失敗,畢竟後者是生活的常态。是以我才說《聞香識女人》更真實。
電影中,阿爾·帕西諾飾演的中校,是一個退役軍人,因為一次軍事演練的不合規操作,緻使雙目失明。他性情乖張,脾氣古怪,保留着作為軍人發号施令的習慣。
而查理,為了賺取回家過節的機票錢,接受了在周末照顧中校的工作。
《聞香識女人》劇照
查理本以為隻是在家照顧他,沒想到中校強行把查理帶到了紐約。他們相處的并不愉快,去紐約本就是在查理計劃之外的事情,而中校又是那麼的粗魯無禮,總喜歡談論女人,似乎女人是生命中唯一不可缺少的。
失去視覺的中校,嗅覺極其敏銳。他可以準确地辨識香水的品牌,由此推斷女人的相貌,他常常以此為樂,彌補自己無法看到美麗女人的缺失。
他還會穿上最體面的西裝,帶查理住最好的酒店,去最高檔的餐廳。查理甚至誤以為他是隐形富豪,而實際上,這些錢都是他殘疾補助攢下來的。
他之是以來到紐約肆無忌憚地揮霍,是因為他想在享受人間繁華之後,結果自己的性命。
他帶着查理去拜訪住在紐約的兄長,他滿懷激情地告訴查理,他的兄長會如何驚訝于自己的突然出現,又會如何盛情款待。
可事實完全相反,兄長一家對中校的到來反感至極,可中校依然把自己當做貴賓,坐在了主席的位置,當着晚輩們,講着葷段子。
侄子實在按耐不住,冷嘲熱諷地挖苦中校如何屢次晉升,到頭來依舊是個中校。如何在演習中玩弄手榴彈,緻使雙目失明。如何為家中帶來一場場災禍。
這場聚會不歡而散,直到這時,查理才看到了中校的另一面。
在他粗魯無禮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顆極其脆弱的心。他的善良,他的溫柔,他人性的所有光輝,都被失明所帶來的黑暗深深埋葬。
高檔酒店,豪華汽車,香槟美女,再加上荒唐的聚會,這天就這樣結束了。
第二天,查理發現中校萎靡在床上,昨日的神采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憔悴的老人。
查理知道,中校已然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昨日的狂歡是最後的放縱。
查理決定制止中校的自殺,他想到了兜風。就這樣,他們開着法拉利在街上試駕。中校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狂飙,在查理的指引下轉彎。
中校自己也沒想過,可以在有生之年再一次手握方向盤。然而這次狂歡并沒有點燃中校生的希望,他的生活依然沒有光亮,越是瘋狂,就越沮喪。
中校還是選擇自殺,他把查理支出去買雪茄,自己則在房間中穿上軍裝,子彈上膛。
查理發覺出異常,急忙回到房間,看到中校正準備自殺。他試圖制止中校,中校痛苦地告訴查理,他生活在一片黑暗中,一切都被他搞砸了,沒有人喜歡他,不會有人因他的死而傷心,除了死,他找不到第二條解脫之路。
查理告訴他:誰又能把事情都做好呢,誰的生活不是一團糟呢?
中校: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查理:你會跳探戈,會開法拉利。
中校:那我接下來該怎麼做?
查理:即使步子亂成一團,繼續跳就好了。
這句話正是中校說過的,探戈有什麼難的,步子亂了又怎麼樣呢?
繼續跳就好了。
是啊,探戈是最簡單的舞蹈,會與不會,錯與沒錯,都沒有關系。
生活又何嘗不是呢?它沒那麼複雜。一團糟又怎麼樣呢?什麼事都做不好又怎麼樣呢?繼續活下去就好了。
正如餘華在《活着》中說的,活着不為了任何事,隻為了活着本身。
好好活下去,縱使生活在一片黑暗中,縱使深陷泥濘的藻澤中,縱使墜入無底的懸崖中,那又怎樣呢?
生活不會因為苦難而終止,哀怨,憤怒,沮喪,頹廢,都不會改變生活的樣子。隻有生活本身能消解生活的苦難,隻要活下去,帶着希望和光明,哪怕那光明遙不可及。
好好活着,去追求正直,而不是榮耀。去追求光明,而不是前途。去追求靈魂,而不是物質。
做到這些,你想要的,都會不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