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鹵面是老北京漢族傳統名吃,老北京打鹵面的特點是:制作講究,鹵色紅潤,鮮香誘人,營養豐富。而且老北京人還喜歡澆上炸的焦香焦香的花椒油來吃!
今天與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家的打鹵面,家庭版的,咱不談正不正宗,就是自家人愛吃的打鹵面,家的味道而已。如果您不是北京人,就請看看美食家孟春明先生下面的這小段描述吧。看完後就知道鹵與氽的差別了。您下回來北京記得要嘗一嘗,老北京的打鹵面,吃一次就會愛上它。
澆在面條上面不加芡汁的叫做汆兒面,汆面的材料比較單一,具體來說,就是以什麼食材制成就叫做什麼汆兒,用羊肉制作就叫羊肉汆面,拿茄子做,就叫茄子汆面,大白菜做的自然叫做白菜汆。這個“汆”字,讀起來要加上兒化音方為京腔。打鹵面吃的時候不加面碼,而汆面則可以加入諸如黃瓜絲一類的面碼。也有的人分别用“清鹵”和“混鹵”兩種,來區分汆面和鹵面,清鹵就是不勾芡的汆;混鹵就是打鹵面的勾芡鹵。

北京打鹵面
主要食材:
面粉、清水、幹香菇、黃花、木耳、鹵肉、雞蛋、花生米、鹵肉湯、香菜、黃瓜、蒜瓣
調料:食用油、蔥花、蒜末、姜末、鹽、水澱粉、花椒油、香菜
制作過程:
1、提前泡好木耳、香菇、幹黃花、花生米,擇好并清洗幹淨後,分别裝入容器中;雞蛋打入碗中;鹵肉切好放盤;水澱粉調好;鹵肉湯從冰箱中取出。
2、面粉中放入2碗面粉,用清水和成偏硬一些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上20分鐘。面團醒好後,用擀面杖擀成一個大面片,厚度約2毫米左右,像疊扇子一樣将它折上幾折,然後用刀切成寬窄相當的細條狀。如圖所示。
3、切好後将面條在砧闆上抖散,撒點幹面粉,以防粘連。
4、炒鍋燒熱後,倒入食用油,将蔥姜蒜碎一起入鍋爆香,将黑木耳、香菇、花生米、黃花菜一起倒入鍋中,翻炒均勻。
5、将鹵肉湯放入鍋中,并撒适量的食鹽,煮開後,轉為中火慢慢煮熟。
6、放入鹵肉攪拌均勻,再将水澱粉燒到鍋中煮開。
7、2個雞蛋打散,沿着鍋轉圈将蛋液倒入鍋中。不要攪動,蛋液凝固後即可關火。
8、将鍋裡鹵盛入小盆中。
9、另起鍋,鍋燒熱後倒入食用油,将花椒粒放入油中,炸至變色,撈出花椒扔掉,将熱油澆到鹵中。嘶拉一響,椒香四溢。
10、香菜洗淨後,用刀切成小段,撒在盛鹵的盆裡。
11、鍋中做水,水煮開後,将擀好的面條,從砧闆上移到蓖簾上,下鍋煮面。
12、自己擀的面條特别好煮,非常好熟,煮兩分鐘就能撈出來了。
13、成品圖。老兩口隔兩天就想吃面條,今天用的是肉湯打鹵,越吃越香。黃瓜洗淨切成條狀,再剝2瓣蒜。面條撈出放在大碗裡,根據個人的口味輕重,将鹵澆到在面條上,就開吃吧,今天打鹵面真是吃得美美的,好滿足。
友情提示:
1、面條的面團一定要和得硬一些,這樣擀出來的面條,又勁道又有嚼頭。
2、打鹵時如果家中正好有鹵肉的湯汁,一定要放到鹵中,那吃起來才是鮮香濃郁。
3、泡香菇的水不要扔掉,讓它沉澱後,倒入鹵裡,味道會更好。
我是退休在家的幸運無比,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主婦,還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的自由人。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食譜,就請收藏、轉發一下吧,您的關注支援就是對我的最大幫助和鼓勵。如果您有想說的建議或看法,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交流探讨。感謝您的閱讀!
圖文均為幸運無比的原創,嚴禁不良自媒體搬運盜用,盜用必究!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