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上種油茶,希望入眼來

作者:光明網

通訊員 唐春晖 羅曲星 陳詠濤

“梨花顔色梅花香,生就清容不待妝。”7月5日,記者驅車來到衡陽縣偏遠山區界牌鎮蟠龍村,站在海拔300多米高的堰頭牌山頂上,放眼望去,山上種滿綠油油的油茶樹,好似一片綠色的海洋。

“這片油茶林是喜輝種植專業合作社于前年底種植的,面積有800多畝。”正在林中除草的蟠龍村貧困村民範二慶指着山上一片新種植的油茶林說,目前有20多個村民在合作社務工。

“務勞工員每天工資120元。貧困戶除務工有工資外,還享受入股分紅,每戶每年560元,連續享受5年。”蟠龍村村委會主任宋克儉介紹。

據悉, 蟠龍村有耕地547畝、山地5416畝。以前村民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為主。2018年,村裡決定發展油茶産業,在适宜的土地上種植油茶。

搞好油茶種植,土地流轉是關鍵。“2018年11月,村支兩委決定,流轉林場、曹台等7個村民小組的山地800餘畝種植油茶。”宋克儉告訴記者,剛開始并不順利,村民們各有各的想法。

絕不讓村民吃經濟虧。當年12月初,界牌鎮黨委、政府就油茶種植土地流轉問題,在蟠龍村現場辦公。“合作社尊重村民的意願,流轉的土地嚴格按照合同,足額付給流轉租賃金。”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說,無論油茶豐收、歉收,都保證村民利益不受損失。

“土地租賃金有了保證,村民吃下了定心丸。”蟠龍村黨支部負責人說,截至今年6月底,該村共流轉山地1500畝造油茶林,并墾複老油茶林300餘畝。去年,全村産茶油1000多公斤,收入15萬多元。

“僅發展油茶産業,村裡就安置了20多個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村黨支部負責人說,8年後,蟠龍村新造油茶林全部盛産後,一年可産生經濟效益400餘萬元,村民年人均增收在1萬元以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