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我寫了《“成龍女兒求助視訊”引出的探讨》以及《僞女權的訴求,不過是推卸責任》讨論女性怎樣争取公平,怎樣獲得尊重。
現在,接着前兩篇文章,接着這個“女性自強”主題,下面談談我自己的反思。
(一位讀者朋友留言說:“雪,可以再溫柔點。”嗯,解釋一下,我很多的文章是一邊在微網誌上與大家讨論一邊寫作的。讨論中,有時我會遇到攻擊,是以,在寫作中給出對應的回應時,這部分語氣措辭會犀利,不溫柔。是是,這個我會再注意一下,推送文章時,盡量還原必要的語境。)
文 | 李雪
說性别差異這個事兒,拿我和武志紅對比,自認為我跟武志紅在對心理學的熱愛和洞察力上相差不算太多,但顯然他的名氣,他在大衆中被認可的程度,他的收益都是我的n倍。
這是什麼原因呢,“中華女權”對一切差異都有通用版解釋:男權社會的壓迫。
這個解釋給予了她們免于思考的自由。但是對于我來說,不思考真相等于精神自殺,今天就來徹底總結下我不紅的原因。
首先一個重大原因是,我曾經深陷在自己是“第二性”的自我催眠中,覺得關系是最重要的,我跟武志紅“不分你我”,幫助他紅了就是我的成功。
是以跟武志紅7年的關系中,我大部分經營意識都用在武志紅身上,很少有經營自己的想法和努力,是以7年裡是我自己甘願不給自己留後路,發展的步伐整整落後人家7年。
為什麼我會深陷第二性的催眠呢,部分原因是對于跟媽媽共生的渴望,但是很多男人也匮乏母嬰連結啊,為啥他們不陷入共生妄想?
我覺察到自己内心有一種恐懼:我不想直面自己的人生。
我恐懼沖上前線可能遭遇的風險,我害怕挫折導緻我自戀破碎。
是以我很雞賊的躲在武志紅背後做個謀臣——他成功我沾光,他不成功也不等于“我不行”——我既享受了他的榮光又避免自戀受挫的痛苦。
我印證了波伏娃說的:女人最大的不幸,是誤以為有一條更容易的路等着自己。
簡而言之,因為我是個懦夫。
第二個重大的原因,是我真的不如武志紅勤奮。
我好奇的事情很多。我能跟貓貓玩一整天,酋長(我家的鹦鹉)一狂叫我的心就被揪起來了,會放下所有的事情去陪伴它,我愛跟朋友無所事事的厮混,我身體虛弱是以花很多時間在養生上,而武志紅則能長時間專注于寫作,真的很讓我敬佩。
武志紅在得到的專欄,更新得那麼準時,内容量又大,這種勤奮讓我自歎不如。
此處瑟瑟發抖的跟各位債主了說一句:抱歉了啊,沒更新完的課程後面品質會更好,跪求原諒!
綜合以上兩個原因,我跟武志紅“同樣優秀的兩個人”,名利差異數倍,着實是應該的。
這世界上沒有“容易的路”,男人女人都如此,男女差别隻在于,女人通常更晚領悟這一點。
政治經濟領域的高層為何男性居多?
我的了解是,女性的競争偏好整體低于男性。
女性為何不那麼愛競争?
一個是先天原因,靈魂投胎為女人,更多的功課需要在關系中修,體驗親密。要想嬰兒健康長大,媽媽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母嬰連結中。
後天原因是,是對競争的恐懼。
競争失利會帶來自戀受損,自戀受損對于脆弱的自體來說很難承受。
女嬰被哺育的品質普遍低于男性,是以自體更加脆弱。
為何媽媽更心甘情願哺育男嬰?因為女嬰跟媽媽同為女性,容易成為媽媽負面投射的對象,媽媽容易把自己的苦難投射給女嬰,而把希望投射給男嬰。
女性還會把自身的競争欲望投射給男性,自己的男人競争成功,仿佛滿足了自己的競争欲。女人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說的就是這種隐蔽的投射。
越高的位置越歡迎野心勃勃的人,是以女性高層整體少于男性。
當然,你們可能會說女性之間宮鬥戲一般的競争,但那是另一個方面。
女人要不要像男人一樣投入到競争中去?世界上沒有唯一正确的活法,心無挂礙,自由選擇自我負責就是人生赢家。
身為女性,如果自己對競争偏好小,不願意承擔更大的責任,這樣也沒問題,想明白了自己确實不想要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就沒必要逼着自己去競争。
既然自己選的,那麼當上司提拔了某個更具野心的男性同僚時,不要自欺欺人覺得自己受到了職場性别歧視。
如果女人就是喜歡競争,享受野心,那麼奮力向前拼,不要受“女人邏輯能力差、女人會受性别歧視、女性職場天花闆、沒有照顧好家庭的女人一定後悔”之類的屁話影響。
真正的英雄一路前行,哪管蒼蠅們在背後嗡嗡。(此句引用武志紅)
越是成功的人越喜歡跟純粹投入工作本身的人一起工作,越是高位越難找到一個合适的人選,還要高價請獵頭幫忙,哪裡還會挑男女。
在自由市場中,非要說存在什麼歧視,那就是能力歧視。
作者 | 李雪
心理學學者,從事心理學研究近十年,創辦『初心心理』;暢銷書作家,著有《當我遇見一個人》亞馬遜與當當網有售。
公衆号 | 李雪愛與自由
新浪微網誌 @李雪愛與自由
插圖 | 日劇《夏洛特小姐》miss sherlock 劇照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