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絡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基礎設施的網絡,需要固定基站,比如手機通信這種無線蜂窩網就需要高大的天線和大功率基站來支援;一種是無基礎設施網包括移動ad hoc網絡和無線傳感器網絡(wsn),這種網絡節點是分布式的沒有固定基站,注意它仍然是有基站的隻是沒有專門的固定基站。ad hoc網絡指的是無線自組織網絡,移動ad hoc網絡的終端是快速移動的。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節點是靜止的或者移動很慢。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官方定義是wsn是由大量的靜止或移動的傳感器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絡。從中可以看出傳感器網絡主要負責的是資料采集、處理與傳輸三種功能,分别對應的是傳感器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由于傳感器網絡節點通信方式一般都是采用無線通信方式,故傳感器網絡代表的就是無線傳感器網絡。
傳感器網絡中的部分節點或全部節點可以慢速移動,拓撲結構會随着節點的移動而不斷地動态變化。節點之間是以ad hoc方式進行通信,每個節點都可以充當路由器的角色,并且都具備動态搜尋、定位和恢複連接配接的能力。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結構由傳感器節點、彙聚節點(類似于網關)和管理節點組成。從網絡功能來看每個傳感器節點都具有資訊采集和路由的雙重功能,它不僅進行本地資訊收集和資料處理外還要存儲、管理和融合其他節點轉發過來的資料,同時與其他節點協作完成一些功能。下圖是傳感器網絡的一個系統原理圖,大量的傳感器節點分布在監測區域,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網絡,傳感器節點對對探測資訊進行初步處理後将以多跳中繼的方式傳送給彙聚節點,然後再通過衛星、網際網路等途徑将資訊傳給管理節點也就是終端使用者。終端使用者也可通過管理節點對傳感器網絡進行管理和配置,比如釋出監測任務等。

傳感器節點由處理器、射頻部分、探測部分組成,處理器完成計算與控制功能,射頻部分完成無線通信傳輸功能,探測部分完成資料采集功能。彙聚節點則不需要探測部分,隻要有處理器子產品與射頻子產品即可。但是彙聚節點通常具有較強的處理器子產品,包括增強的計算處理、存儲處理、通信能力。它既可以是一個具有足夠能量供給和更多記憶體資源與計算能力的增強型傳感器節點,也可以是一個帶有無線通信接口的網關裝置(隻負責資料轉換)。它完成傳感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資料交換。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