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使用RFID技術,協助森林資源調查

台灣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為了解轄區内森林資源狀況及變化,會每隔5年對此進行檢查,本年度複查樣點33個,分布在屏東事業區三地門鄉、霧台鄉、瑪家鄉等山地區域,多數樣點于莫拉克風災時道路已毀損難以到達,屏東處潮州工作站調查人員克服道路及天候等不利因素,将所有樣點全部複查完成。

屏東林管處表示,本年度樣區複查作業于3月中開始進行,屏東林管處進一步說明,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引入科技化産品,利用rfid tag紅外線感應器及pda等儀器,每一棵樹木都會有紀錄逐年生長資料的「身分證」,每5年再傳回調查時隻要感應就可以知道上回調查資料,且可以再輸入最新量測的胸高直徑、樹高等資料,進而得知這5年樹木長大了多少,在人煙罕至的深山,樹木的生老病死都可記錄在這身分證中,未來進入調查的人員都可以知道這棵樹木的生長史。

進行調查工作時常需要前進至與世隔絕之山區,道路險阻,幾無人類活動的痕迹,常常隻有靠着衛星定位儀器(gps)定位到達樣點時才會發現數年前調查留下的痕迹,森林資源調查所帶回來的資料,将由林務局統一整理并作分析規劃,藉由分析曆年資源調查資料的變化性,可以了解台灣各地的森林目前生長的情形如何,并将資料應用在日後森林經營方向上,所決定的方向将影響森林未來的命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可說舉足輕重。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