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從人生不幸中解脫出來?

作者:Anita解憂愁

經常遇到這樣的來訪:覺得自己的人生諸多不幸,有很多無奈,怪父母怪社會,整天心事重重,怨念頗深,最後陷入負循環出不來。

是什麼束縛着他們呢?其實是改變的勇氣。一說到“改變”,他們會說:“我又能怎麼辦呢?”甚至你給的那些建議,他也會一一反駁。束縛人們的常常有以下三個方面:

如何從人生不幸中解脫出來?

束縛一:過去

很多人活在自己的過去裡,沉浸在回憶裡,咀嚼回味,不能自拔。包括很多心理學家也相信人是過去的産物,比如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經曆變成了潛意識,決定着我們的人生。而阿德勒認為,決定人的不是過去,而是人對過去那些事的看法,而看法是可以改變的。

束縛二:人際關系

很多心理問題來源于周圍環境人們給出的評價和期待。這些評價會讓人産生自卑或驕傲心理。甚至會有人以“愛”之名,控制着别人。可是理想的人際關系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可以選擇愛我,而我也可以選擇要不要接受。我們都是獨立的,我的決定是我自己的與你無關。

束縛三:未來

你們會發現,很多人焦慮恐慌,大多都是未發生的事。“我要考個985大學”“我今年要升職加薪”“我準備去追女神”等等,他們的目光永遠聚焦在未來。可是當我們這麼聚焦的時候,就會把當下貶低成實作未來的工具,而忽略了過好當下。可是要知道的是,我們擁有和經曆的正是“現在”是“當下”,當你急着奔向未來的時候,說明你已經不喜歡“現在”了。

這些束縛是心靈的,隻有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讓人重獲心靈自由,才會發生改變。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說“發生什麼事不重要,我們怎麼看待這些事才重要”。 他強調當下的意義,并把人生責任和選擇的權利交給我們自己。我們需要無畏的勇氣,去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才能讓自己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畢竟真正能讓我們裹足不前的,隻有我們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