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業内公認的分布式光伏爆發年。近有0.42元/度的補貼保持不變,遠有“十三五”規劃60gw裝機規模,從政策補貼到市場規劃,分布式光伏都收到紅利。
根據業内預測,2017年光伏裝機容量約為40gw,家用光伏市場達5gw,财富容量約為450億元。大到品牌光伏企業,小到一般生産廠家、個體戶,紛紛看中家用光伏市場的巨大蛋糕,蜂擁進場。
而與市場的火爆程度相對的,是家用光伏電站不斷曝出的品質問題:屋頂漏水、元件被大風吹飛,安裝商東拼西湊攢電站,出問題後溜之大吉,低價競争、無序競争充斥市場……如何治理家用光伏市場亂象?成為業内關注的焦點。
2017年正式進軍家用光伏市場的天合光能,推出了原裝家用光伏系統,為規範家用光伏市場提供了思路。
原裝系統:杜絕電站低質拼裝的後遺症
由于拼裝市場從業者參差不齊,導緻拼裝産品也是良莠不齊,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低質拼裝産品,出了問題後互相扯皮推诿,安裝勞工把問題推給運輸公司,運輸公司再把問題推給廠家,廠家再把皮球踢給經銷商,反反複複,就是無法把問題解決,最後還是使用者或經銷商買單,賠了臉面還損失了錢财。
針對這一痛點,天合光能推出了原裝成套家用光伏系統,元件、逆變器等關鍵裝置采用天合光能品牌,從裝置來源上避免了拼裝電站帶來的品質隐患。
天合光能副總裁、天合家用光伏事業部總裁張兵介紹,天合提出的原裝家用光伏系統與普通拼裝産品的差別之一,在于所有的硬體都是由天合的技術進行研發,由天合嚴格的品質标準進行控制。
除卻産品自身品質外,光伏電站從出廠到屋頂安裝中,會經過運輸、解除安裝、安裝等多個環節,整個環節中如果有一環操作不當,都會對核心部件造成損壞。此前有案例發現,在一些運作不久的屋頂光伏電站中,光伏元件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隐裂,這與電站運輸不當或安裝過程中勞工踩踏等不無關系。
張兵認為,目前國内大多數企業對家用光伏系統的要求還是停留在硬體上,而天合提出的原裝家用光伏系統解決方案,不僅僅強調硬體的産品品質,還包括從硬體的選型,設計、運輸、安裝全流程過程控制到25年長期的運維服務和增值的可拓展性服務,保障電站的平穩運作。
後期運維:智能雲管家主動服務
一般而言,從光伏電站并網之後,電站便進入了運維期,這一時期長達25年甚至更久。而家庭光伏電站,由于布局分散,在運維和管理上有很大難度。大部分光伏企業通過經銷商模式開拓家用市場,而經銷商組成廣泛,具備專業運維素質的比較少,一旦電站出現故障,往往不能及時解決,成為一大痛點。
對此,天合光能提出了主動服務理念,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和長期的運維保障,這一點普通的拼裝鮮少做到。
張兵介紹,“天合光能依托大資料建立雲平台,我們的目标是建立智能雲管家,對使用者來講安裝了天合的系統都會标配gps資料采集器,通過實時采集資料監控每套系統在使用者屋面的發電狀況和運作效率情況。白天半小時停止發電,會主動緻電詢問情況,一個季度效率明顯低于周邊其他使用者,天合會主動上門做系統檢測和維護,找出發電效率低的原因。這套系統是要運作25年到30年以上,這麼長的時間裡面,使用者不會每天都去堅持監測系統運作狀況,況且很多使用者也缺少這樣的專業能力,這就需要有大企業建立這樣區域管理的雲平台,來幫助他們運維。”
針對經銷商專業素質等問題,天合光能未來三年将在全國培養10000名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發展2000家縣級代理商,30000家鄉鎮一級的門店服務網絡,在雲端做資料采集和分析,實時監測,終端1小時以内就有近距離服務網點,安裝使用者在自己生活的鎮上就有天合授權的服務網點。
不僅如此,天合光能還和中國人民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picc)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包括安裝工程一切險,家用光伏系統财産綜合保險,家用光伏系統産品責任險以及家用光伏系統産品品質險等條款,涵蓋了系統産品從品質、安裝到後期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預估風險保障。
為推動整個家用光伏市場的健康發展,天合光能代表家用光伏廠商向北京鑒衡檢測機構提出了家用光伏系統産品及服務标準提案,對整個家用光伏廠商的産品品質及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标準化要求。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謝秉鑫表示:“從檢測資料來看,目前市場上的家用光伏産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品質和服務問題,這都是由于家用市場火爆,廠商紮堆進駐,前期沒有标準限制而導緻的,是一個行業興起從無序走向有序的必經過程,現在由天合光能代表中國家用光伏廠商提出這套優質系統标準,展現了中國家用光伏市場以使用者為中心、逐漸走向正軌的決心。”
維護家用光伏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促進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需要光伏業内尤其是光伏企業的共同努力,天合光能原裝家用光伏系統,是一次創新亦是一次探索,結果如何,靜待市場的答卷。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