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故事——周公姬旦

作者:風夜聊曆史

傳說周文王姬昌一共一百個兒子,老大姬伯邑考,早年被纣王所害。老二姬發,就是後來的周武王,老三姬鮮,老四姬旦。在所有兒子中,姬發和姬旦是文王最看重的,也是最賢能的。而姬旦最孝順最友愛,在所有人中鶴立雞群。《史記 》如此記載: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笃仁,異于群子。

文王去世之後,武王姬發繼位。當時,姜太公被武王尊為“師尚父”,又是老師又是義父,實際上還是嶽父。而“周公 為輔”,翻譯過來,周公就是總理了。弟弟當中,類似召公奭、畢公高、毛公遂、曹叔振铎衛康叔等等都是很能幹的 ,跟着四哥輔佐二哥。

那時候,姜太公老爺子歲數大了,出出主意掌握掌握方向,具體的工作都是周公帶着弟兄們幹。武王十一年,周軍進軍 牧野,會戰商纣軍隊,周公作《牧誓》,宣告上天,鼓舞士氣。之後,人數處于劣勢的周軍一舉擊潰商軍主力。

周軍攻破商朝首都朝歌,商纣王跳樓自殺,武王親自砍了纣王的頭。之後,前往神廟宣告上天以及布告人民。那時候沒 有三軍,但是儀仗隊是有的。我們想象一下,在儀仗隊的鼓樂聲中,武王正步走向神廟,左邊周公手持大钺①,右邊召 公手持小钺,左右保護武王。什麼是钺?就是斧頭為弧形的大斧,主要用來做禮儀用。

前文說了,周公被封在了魯國,國家在今天的曲阜一帶。不過,周公沒有去,留下來繼續擔任中央政府總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