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公名叫姬旦,有什麼好笑的?

作者:走讀曆史
周公名叫姬旦,有什麼好笑的?

洛陽周王城廣場上,矗立着“周公營建洛邑”群雕。據說石頭是出自福建惠安的花崗岩,總重近500噸。周公站在最前面,體量比身後諸人大許多。那幾個人,一個是周公的助理,一個是文臣,一個是武将,身份特征一目了然。還有一個小姑娘,抱着琴,據說是暗示周公制禮作樂的功績。小姑娘很可愛,隻是出現在這組群雕中,多少顯得牽強。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在滅商和平定西周初期的叛亂過程中功勞赫赫,國家安定之後,又受命在如今的洛陽之地興建了東都洛邑,即所謂“成周”,與西方的“宗周”鎬京遙相呼應,其目的在于節制東方諸侯,預防叛亂。

史籍中的周公是個完美無缺的人,孔子對他心向往之,晚年還為自己年老體衰不能再夢見周公而懊惱不已。

周公的一生顯然沒有那麼一帆風順。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攝政,天下謠言紛起,說周公有意取而代之,奪了侄子的王位,自己坐天下。管叔、蔡叔等人在東方的叛亂,就是借了這謠言做借口。于是周公東征,用去幾年時間,撲滅了叛亂。但是直到周公還政成王之後,流言仍然不絕于耳,連成王都對周公起了疑心,《史記·魯世家》說,周公無奈逃到了南方的楚國,想來也是狼狽不堪。所幸誤會最終解除,成王痛哭流涕,把自己的叔叔迎了回來。這是個大團圓式的結局。

某次在書店亂翻書,偶見有個挺有名的人說,看見周公的名字姬旦,就想笑。

不知道有什麼好笑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