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務雲進入規模建設階段 三大領域最具投資價值

未來3年,各級政府将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立服務型政府;全面進入集約、高效、安全和服務化的政務雲建設階段,以實作“互聯、整合、共享、重構、效率”;以大資料、移動互聯、gis(地理資訊系統)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不斷成熟,将加速政務雲落地應用。有關部門預測,2018年中國政務雲it投資将達385.9億元。

政務雲

政務雲進入規模建設階段 三大領域最具投資價值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确指出:優化政府服務;加強部門間業務協同;推廣“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而為推動政務雲健康平穩發展,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工業和資訊化部等部門先後出台《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關于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産業新業态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檔案,這些政策檔案充分促進政務雲從重點創新、規模試點階段轉向規模建設階段。

筆者認為,未來3年,各級政府将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立服務型政府;全面進入集約、高效、安全和服務化的政務雲建設階段,以實作“互聯、整合、共享、重構、效率”;以大資料、移動互聯、gis(地理資訊系統)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不斷成熟,将加速政務雲落地應用。有關部門預測,2018年中國政務雲it投資将達385.9億元。

就目前來看,政務雲建設一般分為3種模式:政府自建自用自運維;政府自建自用+第三方運維;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建設運維(boo模式)。目前以boo(建設—擁有—經營)為主,企業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擁有基礎設施的所有權,政府與企業簽訂3~5年服務協定,按需購買服務。政務雲采取boo建設模式,可以實作建設周期短、投資風險低、it風險低、業務風險低。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省級政務雲按照“省市兩級、覆寫全省、實體分散、邏輯銜接”的建設原則,建構“1+n+n”的政務雲體系。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政務外網,統一為各部門提供服務。雲資料中心建設分為現有改造和建立兩種情況,以各地經濟資訊化委為牽頭機關,建設1朵省級政務雲。按照不同服務領域,建設n朵應用雲。下屬各市(區)政府自主建設市級政務雲,與省級政務雲在邏輯上實作一體化。

未來,政務雲發展将以管理創新實作全流程跨部門業務協同;從統一資源、統一應用走向統一資料;資訊資源共享共用成為建設重點;雲安全趨向可視化、關聯化和雲服務化。而筆者通過對市場發展空間、應用成熟度、技術成熟度、應用價值等方面進行評價,認為政務雲未來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域主要有:

——從應用成熟度和市場發展空間分析,雲平台遷移大有可為。

目前,已建電子政務系統雲遷移是政務雲的建設關鍵和難點,遷移的成效将直接影響智慧政府一體化架構與傳統政務系統的銜接,進而影響傳統政務運作模式到一體化協同政務運作模式的過渡;而且雲遷移尚在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成體系的解決方案。

雲平台遷移業務發展空間大,從方案創新到服務産品化隐含着較大的市場空間。是以,雲平台遷移是軟體廠商、系統內建商和新進入公司進入政務雲的切入點,值得更多的關注和深度挖掘。廠商可以依托雲生态圈,不斷累積雲遷移服務場景經驗,形成服務産品化,有望形成業務突破。

——從技術成熟度和應用前景分析,大資料分析值得投資。

目前,大資料已經成為主流技術。國務院《關于促進大資料發展的行動綱要》明确提出: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跨部門的資料資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建構國家層面的統一資料開放平台。

在政務雲建設中,應用大資料分析将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支援宏觀調控科學化,推動政府治理精準化,推進商事服務便捷化,促進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醫療、教育等民生服務普惠化。同時,随着政務大資料開放步伐的加快,包括天氣、gps、金融、教育、交通、能源、醫療、政府投資、農業等領域脫敏資料将作為公共資源進行使用,大資料分析将廣泛應用。

——從技術自主度和應用價值分析,雲安全管理市場可期。

政務雲從體系架構和安全需求上都對安全管理存在更高的要求。由于政務雲不僅需要利用雲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基礎設施來運作業務系統和服務平台,更需要借助其專業運維管理來提高運維管理水準和降低成本,是以政府通常都采取購買雲服務的方式,而該模式使得雲服務提供商對政務雲中的資産和資料具有很高的通路和控制權限,安全管理的獨立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雲安全管理平台應成為雲監測、雲審計和雲防護的中心,具備全景安全感覺和分析能力,可以通過虛拟機和虛拟網絡的全方位探測和感覺來發現任何資産和網絡的變化,進而按需調整安全裝置的部署,以保證安全防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