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柑橘已進入夏梢抽發、幼果生長期。随着氣溫升高,雨日交替,天氣高溫高濕,有利柑橘病蟲害發生蔓延。5月20-21日在賓陽縣賓州、中華等鎮果園調查發現,柑橘目前主要病蟲害有:木虱、螨類、薊馬、蚜蟲、潛葉蛾、蚧類、潰瘍病和炭疽病,各鎮要根據田間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果農開展防治。
1、柑橘木虱及黃龍病:柑橘木虱是柑橘黃龍病傳播的唯一媒介昆蟲,該蟲喜歡在新梢嫩芽上産卵繁殖為害,并傳播黃龍病。目前正值夏梢抽發期,據田間調查,木虱發生較普遍,蟲口密度比往年同期顯著增大,尤其是失管果園,最高每株23頭,平均每株0.78頭(防治目标為每百株1頭以下)。是以,各地要高度重視,在夏梢抽發期統一噴藥防治木虱1-2次,以切斷其傳播柑橘黃龍病途徑。
2、柑橘螨類(紅蜘蛛、鏽蜘蛛):5-6月是上半年螨類發生與防治重點時期,預測發生程度為3(4)級,即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5.5萬畝。紅蜘蛛蟲口密度達每葉2-3頭即需進行防治。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則是鏽蜘蛛主要防治時期,蟲口密度達每葉2-3頭時即進行防治。
3、柑橘薊馬:柑橘薊馬近年已成為我縣柑橘主要害蟲,是造成花皮果的 “元兇”之一,要引起高度重視。幼果期是該蟲發生為害的主要時期 ,必須在近期及時防治。
4、柑橘蚜蟲:夏梢抽發期是柑桔蚜蟲的盛發期,此時數量最多。據調查,目前夏梢被害率最高達48%,平均為13%,應立即噴藥防治。
5、柑橘潛葉蛾:主要為害新梢嫩葉,在夏梢抽發期普遍發生,幼蟲潛入葉内蛀食葉肉,形成白色蟲道,整葉卷曲變形,要及早防治。
6、柑橘蚧類:柑橘矢尖蚧成蟲為白色,介殼箭頭形,前尖後寬。常在柑橘園内生長旺盛陰蔽的植株上開始發生,然後向周圍擴散蔓延至整個果園,必須在幼蟲盛發期(5月中旬-6月中旬)及時防治。
7、柑橘潰瘍病:危害柑橘葉片、枝梢與果實,病斑表面粗糙木質化,中心凹陷,後期裂開如火山口狀,沃柑發生尤其嚴重,預測發生程度為3(4)級,即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萬畝。在夏梢抽發期噴藥防治1-2次,可起到保果保梢作用。
8、柑橘炭疽病:柑橘炭疽病主要在葉片上為害,病菌借風雨、昆蟲傳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葉片為害,形成的病斑有排列成同心輪紋的黑色小點。要在近期防治1-2次。
防治方法:
1、柑橘木虱與黃龍病:選用噻嗪酮、吡蟲啉、噻蟲嗪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木虱,發現黃龍病病株的,應先防治木虱,然後立即挖除。
2、柑橘螨類:選用阿維菌素、乙螨唑、螺螨酯、溴螨酯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
3、柑橘薊馬:選用噻蟲嗪、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
4、柑橘蚜蟲:選用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
5、柑橘潛葉蛾:選用阿維菌素、吡蟲啉等藥液噴霧防治。
6、柑橘蚧類:選用噻嗪酮、阿維•毒死蜱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
7、柑橘潰瘍病:選用春雷·王銅(加瑞農)、氫氧化銅(可殺得)等藥液噴霧防治。
8、柑橘炭疽病:選用代森錳鋅加咪鮮胺(或苯醚甲環唑)兌水噴霧防治。

柑橘嫩梢上的木虱
來源:賓陽縣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