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犀牛
原來在中國的本土上,曾經是有野生犀牛生長的
在中國,共有三種犀牛: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這三種犀牛統稱為“中國犀牛”
這些犀牛很好認,他們在外形上有一個共通點:皮膚有又硬又黑呈深灰帶紫色,上面附有鉚釘狀的小結節;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使身體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盔甲
就像上面的示例圖檔,一身盔甲樣式的外皮,特征相當明顯
這些犀牛可以長到1噸重,雖然長得有點醜,看起來也很兇,但它是很溫柔的動物,比較膽小,隻有在受傷和受到攻擊時才會瘋狂攻向敵人,用堅硬的犀牛角猛擊對方
它們雖然體型笨重,但仍能以相當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離内能達到每小時50公裡左右
中國犀牛曾廣泛分布在大半個中國,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但是很不幸的是,在1922這些犀牛徹底消失,原因有很多
天氣變冷,犀牛是一種喜歡溫暖氣候的熱帶、亞熱帶動物,20世紀中國的環境不适合犀牛繼續生存
可栖息得環境不斷縮減
人為捕獵,因為犀牛角的經濟和藥用價值極高,為了利益,他們成了犧牲品
我們本土的犀牛已經沒有了,你在公園裡看到的所有的犀牛都是從國外引進,想想也是有點悲傷,但是這就是“物競天擇,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