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中國鐵道物資公司十七局黨支部開展"心對黨、繡黨旗"活動。攝影:李卓林
興縣黨員幹部到蔡家崖金仙區革命紀念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本報記者
2017年6月、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三年内兩次通路山西,親自指導和指導我省高品質發展。話語還在耳邊,轉變是激勵人們銳意進取的一種方式。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下,全省黨員幹部特别是黨員上司幹部,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要指導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通路山西省, 學習"四史",從黨的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實作"兩個維護"。全面加強黨的上司,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認識和政治執行力,確定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作出的各項重大決定和山西工作各項重要訓示得到充分、正确、有效的貫徹落實。
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錘忠廉潔承擔政治品格
去年秋天,太原市委宣傳部組織了"時代新人說——記住領袖尹英洙"的主題講道,兩個月的時間裡講道1000多次,現場觀衆累計5萬餘人,激發真知之感和内生力量,推動高品質發展共識和力量。
思想的力量穿越時空,真理之光照亮前進的道路。習近平總書記通路山西的重要講話,為山西在新的發展階段取得的進步指明了重要方向,照亮了道路,給了勝利的法寶。全省始終堅持學習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切實統一思想和行動,融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到黨中央部署要求。
在上述費率下,先學習一步;省委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訪山西重要訓示精神作為首要任務和政治任務。去年以來,我省組織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大規模教育訓練,用科學理論武裝思想,培養了90多萬人。全省共傳遞72.1萬人次,"習近平總書記訪山西,為重要講話作出重要訓示",共接待1268萬人次。習近平治理與治理講座第三卷播出超過24,000次,達到580萬觀衆。
《黨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黨史學習教育發展以來,我省堅持黨史學習教育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訪山西的重要訓示,探索創新學習形式,深挖紅色資源,豐富學習内容,延續共産黨人的精神血液,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
繼續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抓好幹部建設
截至4月下旬,全省117個縣(市、區)黨委和全國人大、政府、政協上司班子全部完成變革。縣級團隊特别是黨政團隊的年齡、學曆、源頭、專業結構都得到了很大的優化,實作了"五好"預期目标,為全面推進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對于政治上重要,隻在人民中。省委深入貫徹新時期黨的組織路線,部署和實施優化上司班子結構、引進高層專業幹部、省市縣優秀年輕乾部交流、豐富省開發區上司作用、回村辦職行動等行動, 優化幹部管理機制等,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廉潔、高素質幹部上崗的幹部隊伍。
為了選拔優秀幹部,比對好團隊,激發新活力,省委去年調整了五名省級幹部,肩負起旗艦企業的轉型使命。重點建設年輕乾部,從省市機關、國有企業、高校、金奚派出503名"85名左右""90名左右"青年乾部到縣鄉服務,同時選拔201名鄉委書記到省市級機關任職,選拔18名市級優秀乾部到省部任職。全面試點省級上司幹部績效考核,大力營造有成效的英雄主義濃厚氛圍,引導黨員幹部在新産業轉型中奮力前行,開拓事業。
省委堅持把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規劃和根本政策。各省委常委會設立黨支部工作聯絡點,開展研究指導,壓制各級黨組織抓抓基層黨建主要責任的責任,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職能群組織力量。堅持推進黨的扶貧、鄉村振興,實施農村基層黨建"全鄉推進、全縣推廣"示範縣鄉建立行動,開展農村"上司"隊伍優化和推廣行動和村"兩委"連任試點工作。
深入貫徹黨的嚴格治理政策,持續建構廉潔政治生态
自去年6月以來,一批地方金融體系中的腐敗"飛蛾"和金融監管部門的"内心幽靈"被調查。
省委全面貫徹新時代黨建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主導,推進黨的整體嚴格治理,建構良好的政治生态。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章制度,認真的政治黨内生活,以整潔的政治生态促進形成充滿活力和活力的創新生态,以全面嚴格把控黨的新成果,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堅持黨和警察的全面嚴格控制,紮紮實實地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改,努力建設黨和人民信賴、可靠、能放心的政治法鐵軍。
從嚴格的統治來看,黨總是在路上。省委堅持不敢腐敗、不腐敗,推進整體戰略目标,不斷深化黨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堅持把"虎""飛""狐"一起,違紀、違法一起查處,把"四風"土、腐土、"黑惡"土鏟起來,切實提高腐敗的效力。始終保持對腐敗的威懾力,去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29835件,向黨紀政紀律行政處分28530人,組織處理42828人,移送審查起訴629人。
站在"兩個一百年"目标的曆史交彙點,全省将堅持團結、艱苦奮鬥、不懈奮鬥,不承擔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和信任,認真把人民群衆向往美好生活作為奮鬥目标,以群衆感情為唯一标準, 努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篇章。
本站記者 陳俊輝
特寫 1 英雄結果 一線幹部
從省住房建設廳到河渠縣,原四川鄉南也任職,一書記馮毅哭了兩聲鼻子。五年前,他一進村,就遇到了"唐馬薇",剛剛挂在牆上的"服務卡"被村民踐踏。村裡的沖突,"四鎖一機井",村民們成了用水的問題。馮毅沒有退縮,主人走進西家出門,溝通了80多次,最後把"四把鎖"和群衆的"心鎖"一起打開了。馮儀跑來跑去尋找投資,自來水進入家庭,建造飼料處理房,發展驢養殖,建設光伏電站,建造養老院......一口氣做幾十件實際的事情,件要做在鄉親們心中的事情。短短兩年時間,南沂村變得美麗富饒。"馮書記任期屆滿後要回省市!"消息一出,村民們就聯合向鄉鎮黨委申請離開鳳儀。看到申請表上有一個鮮紅色的指紋,鳳儀忍不住哭了起來。
以英雄為榮,從實踐的發展、工作一線和群衆口碑來識别幹部。這一年,馮毅留在鶴曲縣擔任縣委常委委員,巡視鎮黨委書記,繼續打赢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在此期間,他通過實地調研,正在與團隊成員一起制定計劃,"如何振興農村,鞏固有效整合的減貧成果""如何做好水産養殖業的下一步工作"......
在鄉鎮上司班子換屆中,我省立足事業發展需要,加強鄉鎮黨委上司地位,不斷優化鄉鎮上司班子結構,提升整體職能,特别是從鄉鎮建制人員、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已任職的村校學生選拔, 一等書記、村組成員在選拔鄉鎮上司班組成員,做到"中老"裝備精良。
特寫2區建設分公司 全方位服務
"和平、和諧、清潔、良好的管理、服務棒。住在這裡的幸福指數特别高。王桂元回憶說,剛搬進壽陽縣南港社群河濱家園區,高興地說,"當時社群環境比較差,管理混亂,服務不到位,有時候開證不知道該找誰。現在好了,有問題要去社群,無論大事小事都有人耐心細緻的回答。"
Southport社群成立于2013年4月,擁有4,048戶和12,226人的常住人口,管理着12個周圍的住宅區,三個分散的區域和139個商業場所。近年來,南港社群在實踐中探索建立"大黨委"主導、小網格治理"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模式,以黨建為主導,黨支部建入社群,提高社群基層治理能力和水準,使社群治理具有"主骨"。
小事,大民生。南港社群以60-120戶為一個機關,68個網格,配備68個網格長度,社群請願調解,安檢等24個工作功能納入網格管理範圍。實行每周一天的部門"坐理會"、社群哨報、部門彙報,将黨的建設觸角伸向基層,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作準确有效的社群治理。
李是社群第三網格的網格長度,對網格中的每一戶都了如指掌。誰的老人需要照顧,誰更難住在門裡她很清楚。有時在鄰居之間發生沖突時,她會幫助協調,及時解決。有黨支部做背襯,居民小事出路,大事出區,獲得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強。
"基層黨建隻能加強,不能削弱,南港社群一直在深化'大黨委'建設,真正把社群變成居民安居安居的和諧家園。"南港社群黨總書記兼居民委員會主任高先生說。
楊文軍王靜
特寫3根植于基層青年譜系的新文章
奉化正毛的年紀,她選擇了簡單,告别繁華;
她是共青團太原市陽渠縣委書記王雪。
"紮根基層無悔,新篇章"是王雪的青春誓言。沉沒期間,在穆屯鎮工作了兩年零三個月,王雪幫助萬鄉工業發展與村民簽訂了援助協定,現已帶動周邊72戶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
按照縣委統一決策部署,王雪擔任共青團太原市陽渠縣委書記。作為太原市的"時代新人"和盟市委的"青年講師",王雪采取"四下五合一"的方式,與黨員幹部面對面,與盟青年面對面,與農村人民面對面,與企業職工面對面,與國小生低基層面對面, 下級企業、下級機關、下級社群,進入私立學校,進入職業學校,進入中學,進入國小,進入實踐基地學校,融化網格,融化網絡,融化媒體,使黨的創新理論"飛進老百姓家"。
王雪表示,計劃是建立"第一青年人才庫",将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山西省優秀少先隊、太原市"向上向優秀青年"等高素質的陽曲青年納入"第一青年人才庫",進一步成為黨的助教和預備役軍後備青年力量,引導他們在校内思考, 思考,幹中學,專注青年理論武裝工作"最後一公裡"。
李蓮,本報記者
(溫文、馬雲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