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業叢集巡覽017 江蘇泰州生物醫藥産業叢集和醫療器械産業叢集

作者:知喻講壇

1. 兩大産業行業規模。

2020年,泰州生物醫藥産業和醫療器械産業,兩産業叢集内企業數超2400家,總産值達2600億元,約占全國同類産業總産值11%。

2020年,泰州醫藥産業規上企業實作産值1189.62億元、銷售1172.24億元、利潤128.71億元,分别增長17.14%、14.88%和35.21%,銷售規模約占江蘇省的26.91%。

2. 以醫藥為核心産業鍊的六大叢集

泰州市中國醫藥城中國醫藥城培育打造了疫苗、抗體、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化學藥新型制劑、中藥現代化和特醫食品等六大特色産業叢集。

目前國内高端醫療器械70%以上仍依賴于進口。2019年,國家藥監局釋出通知,明确建設醫療器械唯一辨別系統,醫療器械行業準入門檻提升,鼓勵采購國産器械裝備,這将有利于加快進口替代的程序。

相比于藥品,醫療器械有長生命周期、低替代風險、研發投入産出比高等優勢,具備配置價值,是以是中國醫藥城的重點發展産業。截至2019年8月,中國醫藥城已經吸引了386家醫療器械企業落戶園區(其中體外診斷試劑企業124家,占比32%),已獲生産許可證醫療器械企業105家,已獲醫療器械注冊證(備案證)總數1289張,體外診斷試劑注冊證(含備案證)總數749張,非診斷試劑注冊證(含備案證)總數540張。

診斷試劑已形成中國醫藥城的特色産業。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趙毅新會長介紹,體外診斷是醫療器械行業裡占比最大的領域之一 ,近年來發展迅猛,年複合增長率20%,2018年國内市場總額超過650億元。

随着産業的發展,碩世生物、先思達生物、澤成生物等一批醫療器械小巨人企業湧現。作為國内領先的體外診斷産品提供商,碩世生物正在全力沖刺科創闆,目前公司已成功開發出傳染病病原體檢測、女性生殖道微生态檢測、惡性良性腫瘤篩查等300+個産品,其中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在分子診斷領域處于技術領先地位。先思達建立了國際首創産業化的體外一滴血糖組學檢測測序平台,2018年肝癌早期診斷的産品“寡糖鍊檢測試劑盒”獲批“國家創新醫療器械”。澤成自主研發的儀器及配套試劑已于2017年成功通過歐盟認證,标志着澤成生物取得了與國際巨頭競争的“通行證”。

十年積累,中國醫藥城醫療器械産業已有一定的技術平台基礎,目前已建設12個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9個市級)、4個公共創新服務平台、以及兩個醫療器械銷售平台(華越、華能);建有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中國醫藥城分所,受理體外診斷試劑領域的專項檢驗檢測;建有東南大學泰州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研究院,重點打造診斷試劑和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平台,面向園區内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幫助企業實作科技成果轉化及産品更新。中國醫藥城從研發、申報、注冊、生産、銷售等方面全方位為醫療器械産業提供支援。

3.中國醫藥城的快速發展

2009年,國務院批複泰州市中國醫藥城更新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當時國内唯一的國家級醫藥高新區,十年光陰荏苒,中國醫藥城碩果累累。

至2019年,10年光陰,中國醫藥城筚路藍縷,走出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跨越發展、漸成規模”的創新發展之路,目前已彙聚1000多家國内外知名醫藥企業,4000多名海内外高層次人才落戶創業,2100多項醫藥創新成果落地申報。

2009~2019年,中國醫藥城砥砺前行,保持“增長速度快于全市、總量占比逐年提高”的良好勢頭,地區生産總值從56.3億元增長到262.5億元,年均增長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7.3億元上升到42.8億元,年均增長21.6%,以全市4%的人口和2%的土地,創造了全市12%的财政收入;規上工業總産值從150.1億元上升到564.3億元,年均增長18%。

  而疫情的暴發,則讓中國醫藥城的實力進一步為外界所知曉。企業迅速研發抗疫産品,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産業叢集表現出強勁的戰鬥力,更加叫響了中國醫藥城品牌,有力彰顯了“泰州擔當”。

4. 疫情中的擔當作為

  2020年,在國内抗疫形勢最為緊張的一季度,中國醫藥城共有15家企業開展了21個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産品的研發工作。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相關企業共生産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1500多萬人份,服務全國29個省(區、市)350多家疾控部門及醫療機構。

2020年2月16日,位于中國醫藥城的江蘇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醫療器械生産許可證》,這也是疫情期間江蘇省核發的首批生産許可證。春帆生物還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團隊共同研發岩鹽氣溶膠治療儀。

2020年3月,彙倫藥業産品西維來司他鈉通過國家應急審批程式,5月正式投産上市,是國内首個可用于改善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損傷的藥物。

  與此同時,作為疫苗産業集聚度全國園區最高的中國醫藥城,充分利用全省唯一、全國最大的疫苗類成果轉化平台作用,先後參與複星醫藥新冠病毒 mrna疫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6項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研究。

2020年11月,瑞科生物新冠疫苗産業化項目開工,這是江蘇省内首家啟動的重組新冠疫苗研發、産業化項目,預計2021年5月可形成年産能1億支,下半年可形成年産能3億支。

  上述亮眼表現為泰州發展醫藥産業,打造成為崛起江蘇中部的醫藥産業增長極,為江蘇乃至全國醫藥發展多作貢獻積蓄了更強底氣。“十四五”期間,泰州醫藥産業最有希望、也最有可能在此新賽道上制勝未來,在目前開啟新征程的關鍵時刻,泰州再次全面部署中國醫藥城的發展,全市上下統一思想,舉全市之力打造全國領先的醫藥地标産業。

2021年,泰州市提出,舉全市之力打造中國醫藥城,努力将醫藥産業打造成全國領先的地标産業,在“十四五”的新賽道上制勝未來。

  泰州擁有揚子江藥業、濟川藥業、蘇中藥業等一批全國醫藥百強企業,全國首個國家級醫藥高新區已集聚1000多家國内外醫藥企業。同時,作為全國唯一的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産業集聚發展試點,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确支援培育的“泰州國家醫藥健康産業創新中心”,泰州發展醫藥産業已具備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5. 泰州醫藥高新區成立,中國醫藥城擴大到全泰州市

2021年6月28日下午,江蘇泰州召開“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大會”。泰州市政府提出,要統籌各方資源,“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加快打造生物醫藥地标産業,早日建成“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健康名城。

為此,泰州一方面加速推動泰州醫藥高新區與其所在行政區(高港區)的“區政合一”。同時,将醫藥高新區的别稱“中國醫藥城”擴大到泰州全市域,而泰州醫藥高新區則作為“中國醫藥城”的核心區。

  融合後的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不是一般的城區、園區,在定位上應該是泰州發展的“特區”,要聚焦“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醫藥産業規模達2000億元,成為全市高品質發展的引領區、幸福泰州的示範區。

  醫藥高新區是中國醫藥城的核心區,泰州的目的是要集中資源、集中力量發展醫藥産業,形成以醫藥高新區為龍頭、各市區各有側重、全市域競相發展的醫藥産業格局。“兩區融合”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将以“兩區”融合為切入點,推動空間、功能、載體高品質融合,探索一條再造發展動能的新路。

  加快推動形成中國醫藥城産業化發展的特色路徑,以産業化為龍頭,打造創新動能更強、要素配置更優的産業生态系統。包括推動“科創+産業”,加快産業鍊和創新鍊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中國醫藥城産學研深度合作水準,推動更多成熟科研成果在泰州落地轉化,推動更多高層次人才團隊落戶創業;推動“資本+産業”,加快産業鍊和資本鍊深度融合,着力建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加快在資本市場形成泰州醫藥闆塊;推動“頭部企業+産業”,打造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産業叢集,重點培育和扶持頭部企業,在全力以赴做強藥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醫療器械、特醫食品、保健食品、藥用化妝品等,進一步做特産業、做大規模;推動“改革創新+産業”,加快園區整合、産業整合、國土空間整合以及其他各類要素整合,推動醫藥高新區(高港區)産業特色更鮮明、内生動力更強勁。

  近年,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圍繞打造生物醫藥特色産業叢集,精準施策、強鍊補鍊,吸引了國内外1200多家醫藥企業落戶中國醫藥城,包括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阿拉賓度等14家全球知名跨國制藥企業,初步形成抗體、疫苗、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化學藥新型制劑、特殊醫用配方食品等特色産業叢集,獲得抗體類藥品臨床批件17個,具備抗體藥集約化發展産業基礎。園區先後落戶疫苗企業14家,其中人用疫苗企業10家、動物疫苗企業4家,擁有各類疫苗産品近50個,産業集聚度全國園區最高。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産業企業數約占江蘇省的13%。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碩世生物成功研發江蘇省首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康為世紀等一批企業為全國全省抗疫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以阿斯利康、複旦張江等企業為代表的化學藥新型制劑産業,形成了化學創新藥研發和産業化體系。雀巢取得了國内首張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注冊證書。

目前,園區共有醫藥類規上工業企業56家、高新技術企業64家,2020年醫藥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5%,規上醫藥制造業産值同比增長85%。碩世生物在科創闆上市,邁博太科和亞盛醫藥在港交所上市,呈現出良好的企業運作質态。同時,企業投産步伐不斷加速。藥品、器械産品申報獲批數年均增長率超過30%。

目前,園區在研和申報的一類新藥達到80個,已取得臨床批件52個,獲批投産一類新藥産品4個,獲得生産批件8張;35家藥品生産企業取得生産許可證,21家企業58條生産線通過gmp認證投産。

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集聚了北京大學醫學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icgeb)全球首家區域研究中心、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國内外頂尖高校、科研院所的優質創新資源,先後搭建21個特色鮮明的技術平台,全面建構覆寫醫藥發展全生命周期的高層次研發公共服務平台載體,實作在研和申報一類新藥達80個,取得臨床批件5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