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引路者,要承擔不少工作和壓力,上課、備課、批改作業.....工作逾時、勞累,不知不覺,大部分老師的身體健康悄悄亮起了紅燈!廣州一名35歲的中學教師鄧女士,就在上課時無故抽搐暈倒。
指導專家: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神經内科副主任
鐘高賢副主任醫師
年輕老師常年加班“996”
無故抽搐摔倒出血
35歲鄧女士(化名)是一名中學教師,同時還擔任班主任和年級級長。作為學校的年輕骨幹,她事事親力親為、兢兢業業,上課、備課、寫教案、批改作業、學生管理、心理輔導……高強度的工作,鄧女士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飯,感覺已經變成“996”一族。 據鄧女士回憶,上兩周在學校上課時,自己突然感到一陣眩暈,接着突發抽搐,控制不住身體,頭部不小心撞到桌子,當場流了不少血,被同僚緊急送到醫院。鄧女士想着自己年輕且身體一直較好,以為隻是缺乏休息,也放不下學校的學生,是以不顧家人同僚的勸阻,在醫院處理好傷口就趕回學校。 一周後,在家中的鄧女士又突發抽搐,手腳更是不聽使喚地抽搐,牙齒緊閉、不斷流口水,家人吓壞了,趕緊将她送到廣醫二院番禺院區就診。 廣醫二院番禺院區神經内科副主任鐘高賢接診了鄧女士,對她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和詢問。鐘高賢表示,鄧女士出現無明顯誘因出現意識障礙,呼之不應,伴肢體抽搐、流涎,持續約5-10分鐘,發作期間處于夢樣狀态,不能回憶當時發作情況,記憶力較之前明顯下降,ct顯示未見出血和占位,初步以“抽搐查因”收治入院。入院後,科室對鄧女士進行腦髓液、腦電圖等相關檢查,最終診斷竟然是病毒性腦炎! 随後,科室對鄧女士給予激素沖擊療法和丙種球蛋白靜脈滴注的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耐心照料,鄧女士已經沒有出現抽搐現象,且記憶力較前好轉,逐漸恢複,順利康複出院。
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腦部發炎,主要是由于各種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會導緻患者出現發熱、頭痛、嘔吐以及腦膜刺激征等臨床症狀。如果腦膜或者蛛網膜同時受累,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病毒感染僅引起軟腦膜或蛛網膜,稱為病毒性腦膜炎,臨床表現主要是以發熱、頭痛、嘔吐、嗜睡,驚厥,部分的病毒性腦炎病人可以出現癫痫症狀,體格檢查主要是發現明顯的腦膜刺激征陽性。在臨床上,病毒性腦炎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造成的。 病毒性腦炎在神經系統疾病中是比較常見的病。生活中,病毒其實無處不在。在我們身體上,特别是鼻腔或者胃腸道黏膜中,都存有病毒,隻是我們沒有被病毒感染。當身體機能發生減退,或者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容易進入身體,突破血腦屏障進入大腦,進而引起疾病發生。
病毒性腦炎的誘發因素
一般情況下,容易出現病毒性腦炎的患者都是自身免疫力比較低的人群。如:有免疫功能缺陷;長期服用一些免疫抑制劑;患有結締組織病;髒器移植的患者。此外,免疫力比較差的人群,如果過度勞累或者着涼,也容易出現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的患者在經過正規的治療康複以後,一般不會再次複發。 專家提醒,現代社會競争壓力大,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成人應保證每天7-9小時睡眠,并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要注意千萬不能熬夜。平日要加強鍛煉身體,健康飲食,少吃高油高鹽的食物,提高免疫力,遠離病毒入侵。 采寫:南都記者 李春花 通訊員 黃鳳珠、楊麗華、冼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