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霜降收薯正當時!韶關乳源超2.5萬噸番薯豐收

作者:海外網

來源:羊城晚報

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當時。流傳于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的這句民諺表明,霜降時節臨近,又到了粵北山區番薯收獲的時節。

記者近日在乳源縣乳城鎮嶺溪村、大布鎮英明村等地走訪時發現,當地志願者們或在田間幫薯農采挖番薯,或在地頭通過網絡直播推銷番薯,到處一派繁忙。大布圩鎮的番薯加工廠裡,新機器裝置也全速運轉起來,勞工們正忙着為珠三角等地湧來的大量訂單備貨。

村民“緻富果”鄉村“活力源”

大布鎮副鎮長李俊告訴記者,乳源縣番薯種植面積約1.5萬畝,年産量超過2.5萬噸,其中大布鎮是乳源重要的番薯産區,“蕃薯的生産周期短、産量高,可加工成澱粉、薯酒、粉絲、薯片、薯條、薯糖等食品,把蕃薯制作成番薯幹是我們這裡的特色。我們大布的番薯幹,口感香、甜、糯,在市場上有口皆碑。”

“2021年大布全鎮種植番薯超過5000畝,年産值可以達到3200萬元。”李俊說,通過“基地+公司+農戶+電商”等模式,大布鎮已将番薯幹産業發展成為當地重要支柱産業。憑借番薯幹産業,英明村和大布鎮分别入選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和第二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今年大布番薯還入選了首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

大布鎮黨委書記趙少輝表示,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為番薯幹專業化、産業化、規模化生産提供了土壤,“小小番薯幹,不僅成為村民手中的‘緻富果’,還帶動一批批青年返鄉創業、守業,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活力源’”。

“90後”把童年的味道帶出深山

90後青年侯志文就是被番薯幹吸引返鄉創業的代表。大學畢業的他,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将番薯幹這種“童年的味道”帶出深山峽谷,輸送到大城市貨架和餐桌。2018年,他返鄉繼承祖業,成為第四代番薯幹制作技藝傳承人,并走上番薯幹産業發展的道路。

侯志文通過優中選優,找到了适合當地氣候和土壤,又符合市場需求的番薯優良品種,再免費提供種苗給農戶種植。他說結果證明,“通過種植今年新培育的種苗,蕃薯産量比原來提高了30%,而且品質也達到了企業收購标準”。

從父輩手中接過番薯加工的“接力棒”,侯志文除了投入資金培育蕃薯優良品種,在改良薯幹加工裝置方面,他也同樣不遺餘力進行自主研發。新裝置投入使用後,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都較往年大幅提升。

“我們要壯大番薯幹産業,要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文化内涵、建立品控體系,更要樹立知識産權保護意識。”李遠志認為,番薯幹市場競争激烈,要保持競争力,就要做到極緻,從番薯的種植到番薯幹的加工、包裝和銷售,必須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系統性地學習。

侯志文表示,番薯和番薯幹曾是先輩們賴以生存的“口糧”,如今消費者們更把番薯幹作為一種“健康零食”看待。先輩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番薯幹制作技藝”已入選乳源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從“溫飽薯”到“健康薯”,再到“文化薯”“小康薯”,未來大布番薯幹産業也将進一步促進薯農增收緻富、鄉村振興發展。

(作者機關:羊城晚報)

霜降收薯正當時!韶關乳源超2.5萬噸番薯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