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習武之人而言,他的武功水準會随着習武的時間而增長,但在達到一個巅峰期之後便會逐漸開始走下坡路,而在武俠的世界中,那些武林高手則多半可以無視年齡衰老對自身的影響,至少金庸武俠體系中就有不少“越老越妖”的存在,比如那武當派的祖師爺張三豐。
盡管《倚天屠龍記》中的主角并非張三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他都是在為後輩張無忌讓步,但毋庸置疑,張三豐是書中武林高手公認的武林至尊般的存在。

不過張三豐被捧得越高,他被剛相偷襲成功的那次戰績就越讓人迷惑,他明明身懷百年功力,戰鬥經驗豐富,為何會被剛相這二流高手偷襲得手?
一、頂尖高手被偷襲的案例
之是以“張三豐被剛相偷襲”這事會被讀者反複提及,那是因為金庸筆下還有另一位頂尖高手被偷襲的案例,那人即是《天龍八部》中的少林掃地僧,然而掃地僧被偷襲時的表現着實是驚豔了世人。
當時掃地僧正在向群雄解釋習武之人該避免的誤區,莫要進入那武學障之中,哪料鸠摩智在一旁冷不丁的突然出手,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你看掃地僧的表現如何?
(掃地僧劇照)
原著道:“原來鸠摩智越聽越不服,心道:‘你說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不能遍學,我不是已經學會不少?怎麼又沒筋脈齊斷,成為廢人?’雙手攏在衣袖之中,暗暗使出‘無相劫指’,神不知、鬼不覺地向那老僧彈去。不料指力甫及那老僧身前三尺之處,便似遇上了一層柔軟之極、卻又堅硬之極的屏障,嗤嗤嗤幾聲響,指力便散得無形無蹤,卻也并不反彈而回。”
很明顯,掃地僧這是無心傷鸠摩智,才沒将那指力彈回,可以說他是完美的防守住了鸠摩智的進攻,并暗示鸠摩智“你還差得遠”,也正因為如此,掃地僧的強大顯得深不可測。
二、張三豐受傷
同為一個時代的絕頂高手,張三豐的表現就遠不及那掃地僧了。
其實張三豐擁有的其實不僅僅隻百年的功力,他百年間經曆的大大小小的戰鬥所帶來的豐富的戰鬥經驗也是他實力的一部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更應該能對各種突發狀況應對自如才是,然而剛相的出手還是讓他始料未及。
原著道:“張三豐見空相伏地久久不起,哭泣甚哀,便伸手相扶,說道:‘空相師兄,少林武當本是一家,此仇非報不可……’他剛說到這個‘可’字,冷不防砰的一聲,空相雙掌一齊擊上他小腹。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張三豐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這位身負血仇、遠來報訊的少林高僧,竟會對自己忽施襲擊?在一瞬之間,他還道空相悲傷過度,以緻心志迷糊,昏亂之中将自己當作了敵人,但随即知道不對。”
(剛相劇照)
張三豐是硬生生的吃了剛相一掌,不過他被偷襲成功的原因也很好解釋。
掃地僧面對的情況與張三豐有何不同?很簡單,看張三豐的反應就知道了,他是把剛相當成了少林高僧,是友派高手,自然是毫無防備,而掃地僧登場時,那鸠摩智、蕭遠山、慕容博等人各個如兇神惡煞,他怕是早已做好應對之策,那無形的“三尺氣牆”怕是早已布防好了。
是以二人面對的情況的确是不一樣的,這是從“有準備”和“臨時反應”的差別的角度來分析的張三豐中招的原因。
(空性劇照)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張三豐既然有百年功力,哪怕硬吃剛相這一招,似乎也不該受如此重的傷才是,這又如何解釋?其實看空性和張無忌的對決就明白了。
三、空性大戰張無忌
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役,少年英雄張無忌橫空出世,為明教擋住了六大門派的進攻,其中空性大師與張無忌的那場對決時的一個細節就能夠解釋張三豐中招的原因。
空性雖然是少林高僧,但在面對明教的“邪派”之人時也是毫不留情,甚至會使出“偷襲”來傷敵,答案就藏在那次出手中。
(張無忌劇照)
原著道:“張無忌道:‘要比武……’空性乘他開口說話而真氣不純之際,呼呼兩招攻出。張無忌縱身飄開,口中說話繼續接了下去:‘……也成,要是我嬴得大師,那便如何?’這幾句話中間語氣沒半分停頓,倘若閉眼聽來,便跟心平氣和地坐着說話一般無異,決不信他在說這三句話之間,已連續閃避了空性的五招快速進攻。”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一個習武之人在開口說話的時候,真氣便會不純,這一點金庸在《天龍八部》中也強調過,當時虛竹就是在使用輕功時開口說話,就破了功,而張三豐被偷襲的時候,一是沒有防備,二則是他正在開口說話,是以真氣不純,這才着了剛相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