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1920年,也就是在張愛玲出生的前二十年,冰心就已經出名了。
冰心的成名文章,被發表在權威雜志《晨報副刊》和《小說月報》上。又過了二十年,張愛玲的成名作《第一爐香》,才能發表在地攤雜志《紫羅蘭》上。

冰心一直是一個非常有争議的人物,因為她的走紅,既有“幕後推手”的幫忙,又和讀者的喜愛分不開。可是,文學界對她的評價,一直非常糟糕。
不隻是張愛玲、蘇青、魯迅等人不喜歡他,茅盾也曾經批評冰心“她的小說人物全是軟骨的好人”。
學者蔣光慈在《現代中國社會與革命文學》中說:“她就是一個溫室裡的花朵”、“唐宋以上的小姐”。最後,就連好朋友林徽因也和她反目成。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冰心的“愛的哲學”與“溫暖的叙事”風格,完全不對以上諸人的胃口。另外,她寫小說不應該拿身邊人當“原型”。
冰心和林徽因不和,不是因為後者看不上她的文風。
冰心和林徽因祖上都是福州籍,還有一些親緣關系,兩個人的丈夫也曾經是大學的同學。但是,她們後來為什麼會反目呢?這主要是因為冰心寫了一篇小說,叫《太太的客廳》。
在這篇小說裡面,冰心描寫了一個資産階級的太太,經常在家裡面搞沙龍聚會。這個太太有一個養女叫彬彬,和林徽因現實中的女兒“冰冰”名字音近。
小說《太太的客廳》裡面哲學教授、文學教授,各種學者,裡面還有一個“白袷臨風,天然瘦削”的詩人,也能與現實中的徐志摩對上号。
當這篇小說問世以後,無論冰心怎麼解釋自己寫的不是林徽因,對方都不肯相信。據說林徽因當時人在山西,為此特地從山西給冰心寄回了一壇醋,從此兩個人就絕交了。
如今的讀者,普遍都認為冰心是單純出于對林徽因的嫉妒,是以才寫了這篇小說。其中一個理由是:林徽因長得漂亮,而丁玲長得很醜。
另一個理由是:冰心就是天生人品差,不然怎麼會攻擊她的朋友呢?這種看法,是不了解現代小說創作的一些規律。
小說中的人物“原型”,本來就是要從現實生活中去找。冰心隻是在選擇人物原型的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東西沒有處理好,太過寫實了。
至于嫉妒林徽因,她有沒有呢?肯定是有的。不過,這并不可恥。小說作者和一切文學作者,是允許擁有各種“負面情緒”的。各種各樣的“情結”,才是小說藝術的糧食。
作者不但可以自私,可以嫉妒,還可以貪婪,這隻是一種藝術行為。可是,用身邊“原型”進行小說創作,必然會得罪身邊的人,這也是一個颠撲不破的真理。
以前看古龍小說的時候,他書裡有一句話叫“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身邊的朋友”。有人說,這句話就讓朋友寒心。好在古龍的朋友都是漢子,也沒有那麼小心眼。
但是,還有一個例子。和冰心同時期的丁玲,也曾經被沈從文當作原型,結果二人也反目成仇。1930年前後,丁鈴被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後,學界很多人都以為她已經殉難。
魯迅還為她寫過祭文,沈從文曾經和丁鈴同在一幢樓内居住過。為了悼念丁鈴,他寫了一篇小說《丁玲記》。
沈從文自認是沒有任何惡意的,但是他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丁玲活着回來之後,他這篇文章本來就該壓箱底不該發表了。結果,沈從文在1934年把小說發表了。
沈從文擅長寫小說,文章涉及到了丁玲在愛情上的一些隐私,結果被他以小說的筆調講述出來,難免摻雜過多的個人情感。最後被丁鈴看了,自然會反目成仇。
沈從文的問題在于,他高估了自己的“非虛構寫作”能力,而冰心的問題則出在,她高估了自己的“虛構能力”。
當然,在這裡建議所有寫小說的人,不要輕易拿自己的熟人當“原型”。尤其是朋友,不管你虛構不虛構,寫出來都很容易得罪人。
但是這個事情吧,隻能算冰心“不夠聰明”,卻和“人品”沒有多大的關系。
冰心不被魯迅、張愛玲、蘇青、茅盾等作家喜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們作品的風格差異太大了。
在“五四”那種背景下,在那個時代,大家都喜歡比較犀利的文風,而冰心主要受到當時的一些小青年的追捧。在主流的文學圈子裡面,文壇領袖都認為:文學應該為革命發聲。
要麼就像魯迅一樣針砭時勢,風格犀利;要麼就像張愛玲一樣,寫感情寫到極緻,狗血傳奇。
但是,冰心寫的那種東西,的确像是沒有經曆過太多的風浪的人寫出來的。雲淡風輕、柔美婉約,可是她偏偏又在讀者中有影響力,是以才特别招人讨厭。
在這裡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他們彼此的輕視,就像韓寒當年怼郭敬明一樣:我是男,她是女!
假設冰心當時在文壇中沒有影響力的話,很難想象,魯迅,張愛玲這種文壇大咖,還會把嘴巴放到冰心的身上。
另外,冰心之是以在上大學的時候就能夠被《晨報副刊》捧紅,是因為她的表兄劉放園,在這家報社工作。
而和冰心同時代的淩叔華,要想在這家報紙上發表文章,都要等到四年之後,在周作人的推薦下才行。是以這其中的道理,不用說大家都知道。
《晨報副刊》在大量發表冰心的小說和散文,捧紅冰心之後,冰心又帶着積累起來的那些粉絲,到《小說月報》繼續走紅。
蘇青所謂的:原來很喜歡她的文字,最後看了照片覺得很醜,就不喜歡了。可能是事實,但更有可能的是,蘇青一開始就沒喜歡過她。
因為蘇青可能隻是在好奇這位高人氣的女作家,到底長得如何。可是,當蘇青真正了解了之後,終于發現“不過爾爾”。
是以前面講了這麼多,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冰心這麼不讨人喜歡了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成名太輕巧,五四時期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一度超過了魯迅(阿英《謝冰心獨幕喜劇序》)。
但是冰心的風格,并沒有得到當時主流文學圈和一些大咖的認可。而她和林徽因的問題,純粹是她自己,沒有把握好創作的尺度,“虛構”能力差,亂用原型,得罪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