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專訪小鵬劉明輝:P7的電池包高度為什麼要降到最低?

時隔兩年,小鵬汽車推出了旗下第二款純電産品小鵬p7。憑借706公裡的續航、智能座艙、高顔值,p7已成為業界讨論的焦點,上市不到一個月,使用者好評不斷。

但是對一款汽車來說,消費者關注的焦點還是性能和技術,安全等。那p7究竟是一個顔值派?還是一個實力派?

獨家專訪小鵬劉明輝:P7的電池包高度為什麼要降到最低?

小鵬汽車副總裁劉明輝

日前,第一電動網與小鵬汽車副總裁劉明輝博士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據了解,劉明輝在加入小鵬汽車之前,就已經擁有8年整車性能研發經驗和17年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電子産品研發經驗,先後主持完成多項關鍵産品開發項目和新能源國家863重大專項項目,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造車老将。

對于業内關注的p7極低的電池包高度,劉明輝介紹,p7研發過程中,為了保證轎跑造型,在動力電池方面有較大的創新,要保持原來的造型設計不變,“車高必須很低才行,地闆下面離地間隙還要夠,人坐在車裡頭又不能采用跑車那種躺姿,還得偏和轎車接近的坐姿,是以車裡的高度也要保證。這樣下來最後給電池包的位置就沒了。”

獨家專訪小鵬劉明輝:P7的電池包高度為什麼要降到最低?

“别的東西都不能委屈,造型不能折中,離地間隙又要夠,安全性各個方面,是以最後對電池包的要求比較高。”劉明輝解釋道。是以,提出将電池包的高度做到110mm,這樣就能達到要求。但這很困難,“當時市場上已有的電池,包括已有的電芯以及用這樣的電芯做出來的電池包,高度都在140mm以上。”但小鵬汽車聯手甯德時代,最終做成了這件事。

在談到與特斯拉model 3的市場競争時,劉明輝坦言,兩者在性能方面帶給消費者的駕駛感受幾乎是一樣的。“大家的駕駛感受基本上是開出來的,p7的百公裡加速時間能達到5秒以内,百公裡加速時間的測試就是一腳油門踩到底,然後跑到100公裡的時間,普通使用者通常也不會太在意零點幾秒的差別,使用者感受到的更多是0-50公裡猛踩下油門給他的推背感。”劉明輝表示。

以下是訪談原文,經審閱,有删改。

同級别車之最,電池包高度110mm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電動網:小鵬汽車對p7是怎麼定義的?

劉明輝:目前看,p7有三大突出的優勢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第一,706公裡的超長續航。第二,造型比較好看。第三,智能化。我覺得這三個特點可能會引起大家的注意。對一些消費者而言,顔值,造型可能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是續航,然後是智能性。p7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人機互動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語音互動方面非常有科技感,而且使用者能夠實實在在地感覺到智能化。另外在自動駕駛方面我們也有的技術比如自動泊車、自動輔助駕駛等也是非常突出的。

第一電動網:從技術上電池包的高度明顯低于業内140~160mm的水準,請您談談為什麼要專門定制110mm的高度?

劉明輝:首先,這和車的定位有關系。

最初我們設計這款車是在2017年年底左右,當時說要做一個大一點的車,一個b級車。因為我們的第一款車g3是一個a級車,第二款車肯定在b級車上做文章,那到底是suv還是轎車?大多數做産品的同僚說做suv吧。那個時候大家覺得,因為是電動車,要有足夠的電池容量,大點兒的電池,suv相對好做一些。而且當時業界呈現給大家,在這個層級上多數也都是suv。

這個時候董事長何小鵬說,大家都做suv,這已經是一片紅海了,我們是不是另辟蹊徑,做一個轎車?

當時市面上的轎車都是搭載型的,轎車的造型風格各方面給人的感覺仍然是傳統車。是以當時提出來說做一款轎車,我們能不能把這個轎車的造型做得偏運動一點,讓造型更炫酷些。另外大家的了解是說純電動驅動,動力應該好,是以偏運動是一個特點。

是以就開始做了,先是造型設計。因為這個車高要必須很低才行,地闆下面離地間隙還要夠,人坐在車裡頭又不能采用跑車那種躺姿,還得是與轎車接近的坐姿,是以車裡的高度要保證。這樣下來最後給電池包的位置就沒了,電池包是布置在底盤下的。

當時做了兩版造型。其中一個版本的車高是1480mm,另外一版就是現在的1450mm。大家通過比較這兩個版本,發現還是1450的好,這種偏運動型的還是車高低一點好看。但計算,推演後發現電池必須做到110mm。這就是110mm這個電池的由來。

但當時提出110mm的電池要求以後,我們也覺得非常困難,當時市場上已有的電池,包括已有的電芯做出來的電池包,高度都在140mm以上,我們要做到110mm,必須把電芯的高度降低。後來我們找甯德時代,說我們能不能聯合開發一款電芯,把這個電芯做得高度低一些?當時大家談下來之後覺得電芯本身高度做低了也是可以的。但是再往下走又有困難,因為我們還要保證續航,還要保證安全性。

可以簡單了解為,一個電芯的頭部和尾部,兩端都是固定的,因為它要封裝在一起,上面還要有頂蓋,還有正負極引線,這是不能動的。動隻能動中間那一段,但中間那一段裝載的是正負極的活性材料,用于産生能量。如果把整個電池的高度壓低,隻能壓低中間部分的高度。如果活性材料的容量變小,電池的能量密度就很難提高,能量密度上不去,續航就很難做。同時,高度壓到極限之後,電池的安全性就很難保證。

整體來看,在電芯方面我們跟甯德時代聯合做了很多工作。各種設計,比如怎樣縮短高度,為了保證電池的安全性,性能要達标,還要對電芯做各種測試。電池包是小鵬汽車獨立做的,從研發到生産都是的。這個環節,包括上下箱體裡頭的水冷闆,電池包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要名額化,逐級分解,保證電池的尺寸要小,縮小高度,重量要輕;還要保證一定的強度、剛度,以滿足安全性。

還有熱管理,因為電池很嬌貴,冷了不行,熱了也不行;導熱性能、傳熱性能還要非常好。還有一方面,電池的能量管理、健康管理,有電池的管理系統bms。bms的設計要做到非常精細,才能保證電池能量能夠有效地利用。

把電池包做薄是業界的需求,但是難點在于做薄的同時如何保證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是以,我們在做的過程中也和電池供應商甯德時代密切配合,還和我們的一些零部件供應商配合。

第一電動網:您剛說到在pack部分是小鵬自己做的,而且已經用到量産車上了,這是不是說明小鵬在pack這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了?

劉明輝:是。首先必須成熟,其次是追求目标先進,一般來講作為一個追求品質的企業必須這樣做。我們在電池包上做了大量的驗證,前期做實驗驗證,車的數量應該是幾百台車的水準,包括各種實驗;另外還要有幾十個電池包,做大量的電池總成測試。以上是設計和驗證驗證,除此之外還要大量的生産和工藝驗證,能夠保證批量生産。

第一電動網:工藝也要驗證?

劉明輝:對,電池的生産最關鍵的要求是生産一緻性。要想持續穩定地生産,這些生産工藝都要驗證,甚至包括一些零部件的物流運輸過程都要驗證。比方說一個零部件的包裝,如果包裝不合理,運輸當中有可能對這個件造成損傷,等到電池包總成生産廠裝配時,這個損傷會有一定的機率檢測不出來,這個潛在的問題就會流向整車生産。是以研究和驗證也包括零部件的包裝和運輸過程。當然這種情況下,僅僅保證零部件在運輸過程中不要受損傷,這本身不是個難題,那難題是什麼?汽車是一個系統工程,不但要保證品質,保證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傷,同時還要保證成本能控制得住,能夠低成本、快速和批量運送。

比如我們拿到使用者的訂單,需要快速、準時傳遞,那就需要整車能快速、準時生産出來,電池包也要快速、準時生産出來,依次,電池包的下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那些件要準時送到電池包的生産線,是以整個物流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隻是舉了個例子,在生産當中,各種過程都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驗證。

第一電動網:從研發到真正的電池包可以實作量産,整個過程咱們花了多長時間?

劉明輝:應該是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大概27、28個月。

p7和model 3在性能方面無差異

第一電動網:電池确實做得挺好的,續航可達到706公裡。p7這款車的性能也很強,但性能太強也會損傷一些續航?

劉明輝:是的。對車而言,無論是傳統動力的汽車,還是純電動車,動力性和經濟性往往是互相沖突的。經濟性就是燃油車的能耗或者電動車的能耗和續航。傳統車的動力性特别好時,經濟性就會比較差一些。比如,進階别的燃油車,油耗往往也很高。電動車上動力性和經濟性的沖突沒有那麼突出,但是仍然是一對沖突,如果它的動力性非常強,那它的百公裡電耗以及展現出來的續航裡程就會有所損失。

要解決這對沖突,整車和動力總成的系統設計非常重要。首先要把各自的部分做好,一方面做好動力性,怎麼樣讓這個車的電機的扭矩足夠大。另一方面,還要考慮電機以及整個傳動系統的能耗,能耗要降低。之後要做一下兩者平衡,也就是比對,比方說速比的比對、工作點的比對等等這些問題。

這有點像跑步運動員,有的人擅長百米賽跑,有的人擅長長距離賽跑比如馬拉松。一般而言,像這種走量的車型,它需要性能和續航更均衡,更全能才行。

第一電動網:小鵬p7的性能确實很好,但是它的競品model 3的性能也超級好,比如說加速時間,标準版model 3就可以達到5.6秒,長續航版也在3.4秒和5.3秒之間,但是p7的性能和model 3相比的話稍微有一點點弱,就加速時間上來比,p7是6.7秒和4.3秒,您覺得在這方面p7怎麼和model 3競争?

劉明輝:我舉個例子,不一定恰當,但能說明問題。如果紅酒的價格能準确地展示這個酒的品質,那我們可以用價格來評價紅酒的好壞。在這個情況下,比方說一瓶900塊錢的紅酒和一瓶1000塊錢的紅酒,我覺得絕大多數的消費者是沒有感覺的,對他沒有意義的,普通消費者不知道其中的差異,而隻有非常頂級的品酒師才能感覺到。這兩款車加速時間的差别,相差1秒左右。我覺得已經很快了,沒有太大差别,普通消費者可能不會感覺到明顯的差異性。但有些愛好者會很關注這個名額,他會比較這兩個名額的差異性。這是我的看法。

正常講,大批量投産的傳統a級車的百公裡加速時間一般都在10秒以上,但有個别小衆的車型,它的表現會更突出,會遠小于10秒,進階别偏運動的車型可能在6、7秒之間,其實也是足夠的。而電動車,大家感覺更多的是0到50公裡加速段的那種推背感。我認為這方面小鵬p7和特斯拉model 3沒有什麼太大差别,因為在低速段動力往往都是輪胎抓地的能力,就是咱們說的輪胎附着力。

p7的百公裡加速時間能達到5秒以内,是5秒還是4秒7,還是4秒2,對普通消費者的感覺已經差別不大。

駕駛感受基本上是開出來的,而且百公裡加速時間的測試就是一腳油門踩到底,然後跑到100公裡的時間,使用者通常也不會太在意,使用者感受到的是0-50公裡猛踩下油門給他的推背感。

小鵬汽車把特斯拉當做對标對象,而不是複制對象

第一電動網:很多人,尤其是媒體們經常把小鵬和特斯拉放在一起對比,那小鵬汽車是否會成為像特斯拉一樣的品牌?是照着特斯拉去做,還是做自己?

劉明輝:毫無疑問要做小鵬自己。雖然市場、使用者,還有媒體經常拿這兩個公司做對照,但我們是做自己的。我個人認為特斯拉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品牌。作為一個造車新勢力和新的汽車品牌,特斯拉展示出的産品能力,還是非常令人尊敬的。我們作為後來者,很多方面是可以向特斯拉學習的。我們同屬新造車企業,并且我們的産品在某些名額和功能上的确和它做了充分對标,這個是能夠看得到的,是以媒體和外界的比較是很正常的。

汽車業的這種對标、學習,很正常,有進取心的企業也一定會這麼做。我個人覺得,在造車新勢力中,特斯拉是比較突出的,尤其是在電動化和自動駕駛方面做得比較突出,我覺得特斯拉在這兩方面是一個重要的标杆。

雖然我們向别人學習、取長補短,但是一定是做小鵬自己,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具備可複制性的。中國的汽車業,一開始是模仿,然後是有差別的學習、采用,到最後做出自己的特色,方能成功。

獨家專訪小鵬劉明輝:P7的電池包高度為什麼要降到最低?

作者:王玉琴 劉曉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