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作者:最愛酷電影

我們大部分人的一生,注定是平凡度過的——出生長大,結婚生子,奔波勞碌,不好不壞,社會也需要平凡的人去穩固與支撐。

​平凡絕不是平庸,你可以否認一個人的成就,但卻無法否定他的故事;

你可以無視一個人的價值,但卻無法質疑他的想象。

即便是在被固定的架構中,我們也應該舞出一段“值得講述”的故事。

《大魚》的主人公,愛德華·布魯就是如此。一個把自己比作大魚的父親,看似平凡,實則精彩的一生。

初看《大魚》,很多人被它的父子情深所感動,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遠不止這些。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愛德華·布魯是一個平凡的人,曾做過市場推銷員。少年時離家冒險,見識過許多後,憑借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把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編出來一部奇幻浪漫的冒險片,不斷的給他人講述。

他的兒子威爾從小就成長在“大話連篇”中,這些光怪陸離使得他無法了解父親,也因為這些荒誕的故事,對父親有了偏見,直到威爾婚禮上愛德華又一次的講述使得威爾忍無可忍,對着父親就是一頓抱怨,父子倆不歡而散。

三年後,因為愛德華病重,兒子首次回家探視,在進一步的了解和走訪父親故友的過程中,威爾慢慢的了解了父親,最後在父親臨終前,為父親編了最後一個故事,使其圓滿。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本片是蒂姆·伯頓的第十部電影,根據丹尼爾·華萊士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伯頓的風格一向以奇幻著稱,其豐富的想象力映射在電影的每一段經典畫面中,大名鼎鼎的《剪刀手愛德華》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極善運用意象的他也不自覺的在影片中反映了超出影片故事本身的現實,使其有了相當的深度供觀者回味。

女主角艾莉森·洛曼在片中可謂盛世美顔,純真的形象使其可愛到爆,話不多說,直接上圖。不少小夥伴大概會舔屏支援吧。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回到影片。如前文介紹,我們可以認為愛德華的一生像一般人一樣,極為平凡且帶有遺憾。但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周圍人(除了兒子)都覺得他是一個傳奇式人物。

這引發一個思考,或者是一個老生常談:現實與虛幻。

界定虛幻與現實的憑證,似乎是一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公開秘密,說白了就是憑個人感覺,而感覺是不确定的。

有人會說差別在于是否有實物載體,有人會說差別在于涵蓋的人數,有人會說差別在于能否為身體所感覺。

這些言論都有其道理,所列論據似乎也都站得住腳,但他們都沒有從個體出發,站在個人的角度思考,對于渺小的“我”顯得太大。

到目前為止,小編也沒有發現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反倒是那些“酒後胡言”提醒了小編,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是複雜的,因人而異。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既然是沒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那麼怎麼去做就成了自己的事,而且完全和别人沒關系,重要的是純粹,即對自己誠實。

片中愛德華就選擇了這樣一條路,影片沒有去刻畫他如何與周圍作鬥争來争取自由的想象,隻是去營造了一個世界,一個供他暢遊的世界。

生活本就艱辛,如果用想象的力量為自己打造一個夢幻王國,用奇幻的眼光去解釋和了解世界,未必完美,但絕對值得為她活一回。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影片還向我們展示了一段父子關系,真實到足夠引起所有人子的共鳴。父子關系大概是唯一可以與婆媳關系分庭抗禮的家庭難題,叛逆的孩子與威嚴的父親似乎必有一戰。

小時候覺得父親是完人,絕對的崇拜是對父親的直覺感受,而父親也樂于接受,同時為孩子營造一個自己掌控下的樂園。

長大後,随着認知的完善與價值觀的成熟,對于父親會有一種被欺騙了的厭惡,還會覺得天下最腐朽僵固之人非此人莫屬,而自身能力的缺憾也一股腦兒的加罪于父親,在受到挫折打擊時,躁動情緒更加明顯。

成熟後,對“人”有了深刻的了解,慢慢得,會了解眼前這個老男人,往日厭煩不再,頗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覺,相處時,更像是朋友一樣,甚至需要去照顧他。

到此,本階段完成,下一輪的相愛相殺會繼續在下一代之間展開,如此循環向前。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有些笑話你是否因為聽過太多遍而忘了它為什麼有趣?後來你又一次聽到它,突然間,猶如恍然一新,你就會想起為何一開始就會喜歡它了。 一個人不停述說着自己的故事,讓他自己也成了故事本身。”

故事在他死後繼續流傳,那樣,他也變得永垂不朽了。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本片片名很有深意。首先“大魚”在英文諺語中是大話,謊言的意思(big fish story),由此也可以了解影片的大部分鏡頭或者是愛德華的講述是由他想象出來的;其次是在影片中,愛德華把自己想象成一條大魚,最後威爾講述的故事也暗示了這一點,而一切故事的起源都源于愛德華釣到了一條小偷變成的大魚。

有些版本将片名翻譯成《大智若魚》,不能說錯,但總感覺不如“大魚”有意境,但另一方面,影片的反響不高也是拜這片名的含蓄所賜,也許也算是一點遺憾吧。

還有一個小細節,在愛德華的故事中,由于他在女巫的玻璃眼珠中看到了自己的死亡,是以任何事他都敢去做。知道結局後反而勇敢。似乎在提醒我們要有大局觀。(也許是曲解)

這部電影如果隻看到奇幻冒險與父子情深,也許你僅僅看懂了一半

我們人性中同時存在務虛與務實兩種沖突的趨向。

務實使我們不死,務虛使我們活着;極度務虛讓我們懷疑活着的意義,極度務實讓我們被上帝流放。但可悲的是,兩者很少有能夠均衡的時候。

看過《大魚》,不妨讓我們像愛德華一樣,平凡的生活,同時賦予生活以想象,最後,以一條“大魚”的身份遊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