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VMware vCAT權威指南:成功建構雲環境的核心技術和方法》一第2章 服 務 定 義2.1 概述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vmware vcat權威指南:成功建構雲環境的核心技術和方法》一書中的第2章,第2.1節,作(美)vmware vcat 團隊,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企業總是面臨着向新市場和現有市場快速推出産品和服務的壓力,而使用者希望服務可以輕易地按需通路且随着業務的增長而擴張。管理層要求這些服務有合理的價格。這些壓力和要求都迫使資訊技術(it)變得更加面向服務,也使得it部門比以往都要更重視戰略的改進,以便傳遞具有企業目前期望的靈活性的服務。雲計算是更好的it戰略的核心。

虛拟化已經降低了成本,并改進了伺服器的效率,這一點往往很顯著,但是并不能自動地傳遞必要的自動化和控制,實作雲計算相關的效率或者靈活性。雲計算為進一步改進成本效益、服務品質和業務靈活性提供了機會。它使得it能夠支援業務目标的大範圍變化——從新工具、産品和服務的部署到向新市場的擴張。雲計算将it從成本中心轉化為服務提供者。

vmware?vcloud? suite就是vmware的雲計算解決方案。

本書提供了為私有、公共和混合vcloud執行個體提供“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資源的組織建立服務定義所需的資訊。本書有如下目标:

讓你熟悉建立服務定義時的考慮因素

提供例子,作為建立符合特定業務目标的服務定義的出發點

本文檔的目的是為參與規劃、定義、設計和向消費者提供vmware vcloud服務的人員提供資訊。這些閱聽人包括:

vcloud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

負責驅動架構級決策的架構師和規劃人員。

具有需要it支援的業務需求的技術決策者。

需要知道如何為vcloud服務建立服務定義的顧問、合作夥伴和it人員

圖2.1描繪了雲計算的幾種部署模型:

對于企業,重點是私有和混合vcloud環境。

對于服務提供者,重點是公共和混合vcloud環境。

《VMware vCAT權威指南:成功建構雲環境的核心技術和方法》一第2章 服 務 定 義2.1 概述

下面是雲計算部署模型中已被接受的常見定義:

私有vcloud:vcloud基礎架構隻供一個組織營運,可能由該組織或者第三方管理。基礎架構可能位于組織内部(on-premises,場内)或者外部(off-premises,場外)。

公共vcloud:vcloud基礎架構向一般公衆或者大的行業群體開放,所有權歸銷售vcloud服務的組織。

混合vcloud:vcloud基礎架構由兩個或者更多vcloud執行個體(私有和公共)組成,它們仍是獨立的實體,但使用标準化的技術綁定在一起。這使資料和應用程式可移植性成為可能,例如用于vcloud執行個體間負載平衡的雲爆發(cloud bursting)。利用混合vcloud,組織可以獲得兩者的優勢,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提供公共vcloud的容量,同時在場内維護關鍵的資産。

社群vcloud:多個組織共享vcloud基礎架構。這種基礎架構支援特定的社群,這個社群擁有共同的關注點,例如任務、安全需求、政策和合規性考慮因素。它可以由這些組織或者第三方管理,可以位于場内,也可以位于場外。

本書覆寫了如下的私有、公共和混合vcloud部署模型。

私有vcloud:企業it作為客戶的vcloud服務提供者。

混合vcloud:企業it作為公共vcloud服務的客戶,擴充自己的私有容量。

公共vcloud:服務提供者的it作為許多企業客戶的vcloud服務提供者。

本書不包含社群vcloud服務定義考慮因素和示例。

美國國家标準和技術研究所(nist)規定了雲的三個服務層次,如圖2.2所示。vmware對這些服務層次的定義如下。

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業務為中心的服務直接從服務目錄中提供給消費者。

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從服務目錄中向應用程式開發者提供以技術為中心的應用程式開發和部署服務。

基礎架構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向消費者提供基礎架構容器,提供元件的靈活性、自動化和傳遞。

《VMware vCAT權威指南:成功建構雲環境的核心技術和方法》一第2章 服 務 定 義2.1 概述

本文檔中服務定義的服務模型主要是iaas,用于組織通過預先定義的基礎架構容器目錄,向vcloud服務客戶提供“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服務層次是其他服務傳遞(如paas、saas和桌面即服務(desktop as a service,daas))的基礎。

vcloud服務由vmware vcloud套件中的vmware技術功能提供,如圖2.3所示。vmware vcentertm operations management suitetm(vmware vcenter營運管理套件)包含如下技術:

vmware v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tm

vmware vcenter chargeback managertm

《VMware vCAT權威指南:成功建構雲環境的核心技術和方法》一第2章 服 務 定 義2.1 概述

vmware v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tm

vmware vcenter infrastructure navigatortm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所定義了如下關鍵雲服務特性。

廣泛的網絡通路:功能可以通過網絡和标準機制通路,這些機制是供異構的瘦用戶端或者胖用戶端平台使用的。

快速彈性:功能可以配置為快速擴張和釋放——在某些情況下,這是自動完成的。快速彈性使資源可以快速伸縮。對于消費者,可以配置的容量常常像是無限的,可以在任何時候購買任何數量的資源。

可計量服務:雲系統利用适合于服務類型的抽象層次上的計量功能,自動控制和優化資源。資源使用情況可以監視、控制和報告,為所用服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都提供了透明性。

按需自助服務:消費者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單方面自動配置計算能力,而無須與每個服務提供者交流。

資源池化:提供者的計算資源進行池化以服務多個客戶,所使用的多使用者模型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動态配置設定和重新配置設定實體及虛拟資源。這會産生位置無關的感覺,因為訂閱者通常不知道(也不能控制)所提供資源的位置,但是訂閱者有可能在較高的抽象級别上指定位置。

圖2.4描述了服務特性之間的關系,以及與資源池化的關系。

《VMware vCAT權威指南:成功建構雲環境的核心技術和方法》一第2章 服 務 定 義2.1 概述

為了傳遞使用vcloud服務的業務解決方案,vcloud基礎架構必須有如下關鍵特性。

标準化:标準x86硬體池中的同構基礎架構以軟體服務的形式傳遞。同構消除了作業系統“孤島”和與之相關的備援工具及技能導緻的不必要的複雜性,而且消除了代價高昂的特種硬體,使可伸縮的備份和恢複方法成為可能。

整體性:為整個資料中心架構優化的平台,提供了可以支援任何應用程式的綜合的基礎架構服務。整體基礎架構能夠支援任何工作負載,具有完全的靈活性,以平衡全體應用程式的要求,消除多種不同技術堆棧。

适應性:基礎架構服務按需提供,不受實體拓撲的限制,并且動态地适應應用程式的規模和位置。基礎架構平台根據全體應用程式工作負載的要求動态地配置和重新配置環境,實作最大的吞吐量、靈活性和效率。

自動化:内建智能機制根據定義的政策自動化置備、安放、配置和控制。智能基礎架構消除了複雜、脆弱的管理腳本。較少的人工幹預意味着可伸縮性、速度和成本的節約。基礎架構中的智能支援vcloud級别的營運。

彈性:基于軟體的架構和方法彌補了硬體故障,為關鍵操作提供故障切換、備援和容錯。智能自動化提供彈性,而無須人工幹預。

定義和設計vcloud服務的方法應該有如下特性。

涉及所有必要的利益相關方。

記錄可以轉換為适當服務定義的業務推動因素和需求。

擷取整個服務環境和服務生命期的完整視圖,包括:

服務設定,包括定義和設計。

服務請求和準許。

服務配置。

服務消費。

服務管理和營運。

服務遷移和終止。

對服務生命期各個階段的服務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會體驗什麼有清醒的認識必須加以考慮,以建立用于面對消費者的服務水準協定(service-level agreement,sla)和面向内部的營運水準協定(operational-level agreement,ola)準則的必要服務定義元素。

定義服務方案和用例。

描述服務,了解其元件、互動和互相關聯的操作順序。

定義與服務關聯的或者與服務互動的使用者與角色,建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服務。

為服務和如下領域的服務元件定義服務契約(sla):

基礎架構服務

應用程式/vapp服務

平台服務

軟體服務

業務服務

為下列領域定義服務品質:

性能

可用性

持續性

可伸縮性

可管理性

安全性

合規性

成本和定價

定義業務服務目錄,支援it服務目錄。

關鍵的術語和服務概念定義如下。

服務:通過為消費者想要達到的目标提供便利,使其免于特定的代價或者風險,進而提供價值的一種手段。

vcloud:提供對一個共享可配置資源池的普遍、友善、按需網絡通路的一種模型,資源池可以快速置備和釋放,将所需要的管理工作量降到最低限度。

vcloud服務提供者(或vcloud提供者):向消費者提供vcloud服務的實體。

消費者或者客戶:消費vcloud服務,定義或者同意服務水準目标的人。

服務水準标的:服務水準協定中記錄的承諾。服務水準标的基于服務水準需求,有了它,vcloud服務設計才能與其目的相符。服務水準标的應該達到smart(specific(具體),measurable(可測量),actionable(可行),realistic(現實),time-bound(時限))的要求,通常基于關鍵性能名額(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

服務水準協定(sla):服務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之間的一個協定,用于度量可用服務的品質和性能。sla是規定所提供的服務、支援方法、時間、位置、價格、性能以及涉及各方責任的完整協定。

服務水準目标(slo):經過協商,定義傳遞給消費者的服務,具備一個或者多個關鍵性能名額的文檔。它提供了對所提供服務性質的清晰了解,主要關注服務對業務價值鍊的貢獻。slo是sla具體的可測量特性,例如可用性、吞吐率、頻率、響應時間或者品質。

營運水準協定(ola):服務提供商的内部協定,較長的描述了從事于sla支援的組織中各内部支援組間的互相依賴關系。

vmware vcloud suite:這個vmware技術套件提供了vcloud計算解決方案。

vmware vcloud服務或者vcloud服務:用vmware vcloud suite,建構的vcloud計算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