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重溫了1988年庵野秀明作為動畫導演的處女作《飛躍巅峰》,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大學時代,那時候我對動畫的背景毫無了解,也沒有懂得更多的動畫知識…也對動畫缺乏基礎的敬意,看動畫基本就是走馬觀花,也就是圖個樂,随便看看。
如今帶着一些動畫的基礎知識,了解了創作的背景再去重溫,感悟當然與當時非常不一樣了。在此分享一下。
本作有大量的頭銜,我就不再複述,盡管我剛重溫完更早一些的《機動戰士高達z》這樣裡程碑式的經典,覺得《飛躍巅峰》還是有很多槽點,其地位和經典應該還是無法超越後者,但不得不套用李雲龍的台詞來誇一下第一次做動畫導演就做出如此作品的庵野秀明:你xx還真是個天才!
本作是硬科幻結合美少女的套路展開的,人設啟用了《逾時空要塞》中美樹本晴彥,是以美少女即便在如今看來畫風老氣,但依然非常耐看,至少op的這個鏡頭我能……據說這部作品是庵野在gainax嘗試了《王立宇宙軍》失敗之後一鼓作氣的作品,他認為既然那種一本正經的動畫不能成功,不如做一部結合了美少女要素的科幻,或許像《逾時空要塞》一樣就能成功了。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是到位的,或者說他的實力足以支撐他實作自己的夢想,佩服佩服。
本作的定位是ova作品。當時日本動畫業界推出了許多不在電視台播出,以光碟、影碟方式發售的動畫,制作精良,品質普遍遠超了電視台的動畫,也在這個品類中誕生了許多經典。《飛躍巅峰》的制作在ova裡也算是相當精良,人物作畫絕對不會丢失任何美少女形體上的美感,是以即便畫面很老舊,但相當養眼了。
關于機械作畫部分,不得不說80年代真的yyds,這個機械作畫細節别說90年代了,就是現在,能超過的都沒有,你看看現在,《高達閃光的哈薩維》機體直接都用cg,我抱怨幾句,就有人說大白鵝那個機設太複雜,全手繪怕不是累死畫師。那你看看《飛躍巅峰》的機甲作畫吧,是不是完勝後來的《高達》劇場版呢?當然,我沒有黑高達的意思,那個時代的高達ova作畫也是很厲害的……例如《高達0083》,我隻想吐槽《閃光的哈薩維》沒有全手繪……
啊,這裡插嘴一句,作為一個硬核的畫質追求者,《飛躍巅峰》的前幾集和後兩集的畫質有明顯差距,調查發現,前4集用的是16mm膠片完成,後2集是35mm膠片完成,那些說膠片對應的分辨率可以“無限放大”的,真的可以停停了……膠片的尺寸越大才能折合出足夠的清晰度,35mm膠片折算出的分辨率大約是如今1080p的清晰度……是以後兩集的清晰度有明顯提高,作為之前和很多作畫黨有過節的畫質黨來說這裡也要多提一句。
《飛躍巅峰》厲害的地方在于打破當時80年代日本動畫常見的結構的思路,硬科幻+美少女+時空穿越這樣的思路比較有突破性。但缺點也比較明顯,我覺得get不到重點。早期我覺得會走一個講述姐妹情的學院故事,但中期就帶出了因為時間差而導緻的一種悲涼的氛圍……而且結尾也是用這個點來升華故事,但就在這時,卻又殺出了教練和姐姐大人的生死戀?故事強調的核心并不能順利掌握,再加上硬核的科幻元素的堆砌,最終成為了一個硬核科幻和美少女融合得不算特别自然的故事……
而《高達z》的整個故事,都牢牢圍繞着“人與人無法真正的了解”這個可悲的主題,卡缪一次次去對敵人勸說,希望勸服敵人,不想以戰場上厮殺的局面來完結,結果他也領悟到,即便擁有了超能力一般的新人類能力,“能做到的事情也隻有殺人而已……”,這個主題一直萦繞着整個故事,最後簡直被故事的氛圍整到抑郁……顯然庵野并不是光頭,《飛躍巅峰》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因為女主角法子可謂是非常天真活潑的性格了……并且迅速成長到可以承受一切甚至反過來鼓勵姐姐戰鬥的程度。是的,過快的成長的不自然之處源于6集的量無法展開主人公的情感積累,這也是《飛躍巅峰》的一大缺點。如果做成12集的卡通片,恐怕成為“神作”機率會大增。
還有就完全黑白的第6集,就呈現了庵野對動畫演出的大膽嘗試……黑白的第六集加深了很多觀衆的印象,并且在關鍵的艦隊戰部分用了不少靜止的畫稿……是不是有點《eva》的味道了
是以你說《eva》的成功是不是偶然?我覺得确實有時代的背景的因素,但是庵野秀明能夠看破時代的需求,準确的把美少女因素和機器人科幻連結在一起,再加上他突破性的演出手法,才為《eva》的成功創造了基礎,盡管6集的《飛躍巅峰》如今看來可能還有一些破綻,也顯得不夠完整……但我認為《飛躍巅峰》确實是一部可以看出庵野秀明的實力和野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