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動畫電影《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正式定檔,日本上映時間定在2020年6月27日。對“新世紀福音戰士”(EVA)這個系列的粉絲來說,8年等待終有結果,無疑是個大好消息。

有一說一,上一部的情節差不多忘光了
然而在此之前,“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老東家、動畫制作公司GAINAX卷入了一樁醜聞:社長卷智博因涉嫌猥亵而被逮捕。
此人被捕時,一些媒體采用了“《EVA》制作公司GAINAX社長被捕”一類的标題。這對于《EVA》而言當然不是好事,熱愛這部作品的人們紛紛提出抗議。其中最具分量的發言,來自動畫監督庵野秀明。
今天,庵野秀明在DIAMONDS online網站上釋出了一篇特别聲明。其中不光對報道标題蹭《EVA》熱度的行為表示了強烈不滿,還有許多對前公司GAINAX的不滿與批評——在他這個親曆者看來,一個曾經創作出無數優秀作品、大有前途的公司,已經完全倒掉了。
庵野秀明特地發表文章,反對将GAINAX與《EVA》關聯
<h3>“這個人與《EVA》一點關系都沒有”</h3>
或許是對《EVA》被蹭熱度十分氣憤,庵野秀明在文章裡直接表示,在GAINAX事件中被捕的人,“和《EVA》一點關系都沒有”。
庵野說,媒體把《EVA》放在标題上,隻是為了博眼球而已。實際上,被捕的人隻是幾年前才加入GAINAX的,從來沒有參與過《EVA》制作。而且,現在的GAINAX裡,參與制作《EVA》的老員工早就走了個幹淨,一個人也沒剩下。
從2006年之後,制作《EVA》新劇場版的公司換成了Khara,老闆正是庵野秀明本人。庵野之是以會為了《EVA》出聲抗議,一方面是為了羽毛,不想讓新劇場版受醜聞影響;另一方面應該也是為了自己——如果新聞上到處說“做《EVA》那個公司的社長被捕了”,不明真相的人很可能會懷疑到他頭上……
不過,在庵野看來,GAINAX會出事是必然的。
對日本動畫有了解的觀衆,應該在不少資料和文章中看過GAINAX的介紹。最初它隻是幾個熱愛SF、搞同人動畫的宅男們組織在一起,再從小團隊轉型成正式動畫公司。從《王立宇宙軍》開始,山賀博之、庵野秀明、貞本義行、赤井孝美、村濱章司、前田真宏等成員逐漸為業界和觀衆們熟悉,《飛躍巅峰》《藍寶石之謎》等作品的口碑也相當高。
《王立宇宙軍》是GAINAX的“出道”作品
但自從創立開始,赤字和經營不善就伴随着GAINAX。劇場版《王立宇宙軍》票房失敗,為了彌補赤字制作了《飛躍巅峰》。《飛躍巅峰》雖然叫好叫座,但由于投入太大,公司赤字并沒有任何改善……在DIAMONDS online的文章中,庵野秀明說他一開始并沒打算在GAINAX做《EVA》,最後還是看在本家面子上才做下去的。
1995年,《EVA》大獲成功。它的畫風、劇情、角色、演出、音樂,對後續作品乃至動畫業界的影響,至今仍在讨論。然而事實上,GAINAX隻負責《EVA》動畫制作,并沒有給項目投資,是以,他們隻拿到了庵野秀明負責的那部分版稅,并沒從動畫上賺到多少錢。真正讓他們賺錢的其實是賣CD、周邊和遊戲,但那也是後來的事了。
各類題材的《EVA》衍生遊戲實在不少,GAINAX也賺到了錢
不論如何,《EVA》讓GAIMAX賺到了大錢,而這也是庵野秀明認為他們會出事的禍根。錢來得太快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花,失敗的企劃比比皆是。更糟糕的是,失敗了也沒人檢討哪裡出了錯誤——反正有的是錢,是以大家都不在乎。
公司内部其他部分也打着“EVA”的名号賺錢,管理層鋪張浪費。與此同時,最初辛苦制作動畫的一線員工卻沒有得到回饋。種種問題在《EVA》帶來的利潤之下被遮掩許久。1999年,時任社長的澤村武伺因為偷稅漏稅而辭職,山賀博之繼任社長。庵野秀明也在此時加入了公司董事會。
但GAINAX的狀況沒有改善。随着《EVA》熱度逐漸回落,公司經營問題再一次暴露出來。庵野秀明表示,他當時向管理層提出了很多意見,但都沒被采納。2006年,庵野秀明從GAINAX辭職,創立了Khara。《EVA》最初的一批制作人,鶴卷和哉、摩砂雪等也在不久之後轉到了Khara。
<h3>《EVA》的歸屬與GAINAX的困境</h3>
庵野秀明從GAINAX帶走的除了制作人,還有《EVA》一部分版權。根據庵野文章中的說法,自2006年以後,《EVA》商業授權事宜歸屬Khara,而GAINAX還負責版權管理和周邊商品制作等業務。簡單說來就是,雖然《EVA》不再屬于GAINAX,但Khara(也就是庵野秀明)仍然授權給他們做版權管理和周邊開發,雙方一起繼續經營《EVA》這顆搖錢樹。
但GAINAX糟糕的經營能力讓雙方合作也變得岌岌可危。庵野在文章中透露,從2008年開始,GAINAX付給Khara的版權收入就越來越少。就在一年前(2007年),GAINAX終于推出了繼《EVA》之後的熱門作品《天元突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僅靠《EVA》吃飯的日子。
好景不長,2011年,《天元突破》主創團隊中的今石洋之、大冢雅彥等人單飛創立了Trigger公司,一批員工從GAINAX離職,一部分跟着今石洋之去了Trigger,一部分投到了庵野的Khara旗下,還有一部分幹脆退職不幹。
《天元突破》是GAINAX2007年制作的熱門動畫,主創團隊也已經全數離開
2012年,GAINAX開始拖欠版權費。到了2014年,GAINAX還要求庵野“3天内給他們融資1億日元”,不然就要破産。出于對老東家、老朋友的感情,庵野出了這筆錢,但他并不認可對方的行為。
除了《EVA》之外,庵野擔任監督的其他幾部作品,如《飛躍巅峰》《藍寶石之謎》《FLCL》等等,版權還在GAINAX。2014年,Khara曾想從GAINAX手中買回這幾部的版權,當時收購條件和價格也商量得差不多了。但某一天,GAINAX突然把價錢提升了6倍,也沒給出什麼合理的理由,Khara沒有接受,事情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2015年,這3部作品的版權被GAINAX賣給了其他公司。庵野秀明說,他是在事後才知道這件事的。除此之外,還有幾部他沒有參與制作的作品,其版權也在制作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GAINAX賣給了其他公司。
從版權交易的角度說,假如作品版權仍在GAINAX公司手中,那麼它的确有買賣的權利,即使是制作人也無權插手其中。當然,這隻是從法律角度說,從情理上說,一聲不吭賣掉版權、對制作人說也不說一聲,這樣的做法确實不太好。
但接下來的事,問題可能就更大了。
自2014年以來,各種各樣頂着“GAINAX”頭銜的公司在日本陸續出現。
2014年5月,“米子GAINAX公司”在鳥取縣創立;2015年11月,“福島GAINAX有限公司”在福島創立;2016年4月,“有限公司GAINAX WEST”在兵庫縣創立;同年7月,“新瀉GAINAX”在新瀉縣創立。創立之初,它們名義上都是GAINAX的子公司,但随後要麼宣布獨立,要麼把股份全部賣給其他人,隻是還保持着“GAINAX”的名頭,看上去和GAINAX、和《EVA》好像還有關系似的。
也是在2016年4月,庵野秀明發現GAINAX給Khara的版權費和還款突然停止了。他與對方聯系,但沒有收到回複。他懷疑,GAINAX是連自己的“招牌”都賣了。
<h3>拔出蘿蔔帶出泥</h3>
這些頂着GAINAX名頭、實際上與GAINAX并無關系的公司讓庵野秀明十分擔心。事實上,現在的GAINAX“本體”是怎樣一番狀況都還很難說。2019年10月,山賀博之也悄然離開了董事長位置,由卷智博代替。而這個卷智博在涉嫌猥亵事件發生當時,還是“GAINAX International”的社長——這家公司其實以培養聲優為主要業務,除了名稱裡有“GAINAX”之外,根本與GAINAX的經營方向無關。
卷智博被逮捕時的新聞圖檔,他在2019年10月才坐上GAINAX社長位置
嫌疑人卷智博的騷擾對象是以聲優為目标的未成年女孩。有人猜測,這些十幾歲的女孩正是被“GAINAX”和《EVA》的光環所吸引,卻不小心走進了“GAINAX International”的教育訓練班。根據調查,這家公司的“新人聲優、動畫歌手招募”條件裡并無任何聲音資料,相反卻有全身照片、胸部以上照片、三圍等需求——盡管新人教育訓練确實要經曆“從無到有”的過程,但這樣的應募條件仍然令不少人懷疑目的不純。
GAINAX International的“新人應募”資格,左上角的Logo仍是人們熟知的GAINAX
庵野秀明在文章中還提到,GAINAX似乎把“GAINAX”這個名字賣到了海外。某個外國公司曾經問過他,如果收購了本地的“GAINAX”,他會不會為他們制作動畫。
比起這些,庵野秀明更擔心此前由GAINAX管理的作品資料的去向。根據庵野文章中的表述,他在2016年8月出于“防止貴重資料遺失”的理由申請扣押GAINAX公司債權,并于同月得以實行。9月,庵野又一次将GAINAX告上法庭,這一次是向對方追回貸款(包括2014年那1億日元)。在訴訟過程中,庵野發現自己和其他制作人參與的大量重要資料已經被賣給了福島GAINAX(現已改名“GAINA有限公司”)。
<h3>結語</h3>
從庵野秀明的文章和其他調查中,或許可以得出一個令人惋惜的結論:那個曾經制作出TV版《EVA》等優秀動畫的GAINAX,已經不在了。
文章末尾,庵野寫道:“當時的管理者們并不想對自己、員工、制作人、作品和社會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些人不隻是一個公司的經營者,還是他自學生時代就感情深厚的朋友。
“最遺憾的是,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過去那樣的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