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塔利班發言人稱本·拉登不是911幕後黑手,隻是美國發起戰争的借口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張揚

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案早已過去20年,其幕後策劃者本·拉登在2011年被美國軍隊擊斃。不過昨日,曾與其合作的塔利班組織卻聲稱本·拉登并非“911”的幕後黑手。

塔利班稱“本·拉登隻是美國入侵阿富汗的借口”

8月25日,當地時間本周三,塔利班發言人紮比胡拉·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接受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nbc news)的記者采訪。他說,沒有證據表明本·拉登和“911”恐怖襲擊有關聯性。“即使在經曆了戰争的20年之後,我們也沒有證據證明他參與了其中。”

塔利班發言人稱本·拉登不是911幕後黑手,隻是美國發起戰争的借口

“恐怖大亨”本·拉登

他說:“(阿富汗)戰争是沒有道理的,這隻是戰争的借口。”

許多美國網友評論表示,反恐戰争是“錯誤的”,有人認為“戰争毀了兩個國家”,還有網友說道:“如果是幾年前,我會對這樣的聲明不屑一顧。然而,我們的政府卻毀了我對他們的信任。是以,現在我對這個聲明合理性的判斷是一半一半。”

塔利班發言人稱本·拉登不是911幕後黑手,隻是美國發起戰争的借口

美國網友評論截圖

“恐怖大亨”與美國結怨多年,懸賞額高達5000萬美元

本·拉登是21世紀國際恐怖組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外界稱為“恐怖大亨”。他于1957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一個以建築業為生的富裕家族,在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家裡的大筆遺産,當時估計他的财産達到3億美元。

大學時代他遇上了2位伊斯蘭學者,并從此執迷于伊斯蘭教中的《古蘭經》教義和聖戰論。

1988年他成立基地組織抵抗當時的蘇聯入侵,随後與其他恐怖主義組織合作,在世界各地開展恐怖活動,而且基本上都是沖着美國去的,并在1994年宣布向美國發動聖戰。

基地組織針對美國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襲擊。1992年12月針對駐索馬裡美軍的葉門旅館爆炸案;1993年2月美國的世貿中心爆炸案,導緻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1995年11月利雅得美軍軍營爆炸案;1998年8月東非美國大使館爆炸案,257人死亡、5000餘人受傷。2000年10月葉門美國“科爾”軍艦爆炸案,17人死亡。

本·拉登在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案後,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十大通緝要犯之首,其懸賞額也從2500萬美元增加到5000萬美元。

“911”事件舉世震驚,美國發動反恐戰争

2001年9月11日,19名劫機者劫持了四架美國商用飛機,将其中2架撞向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另1架撞向了華盛頓的五角大樓,第4架因機艙内乘客與劫機歹徒搏鬥,最終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

塔利班發言人稱本·拉登不是911幕後黑手,隻是美國發起戰争的借口

燃燒的雙子塔

此次被後世稱為“911”的恐怖襲擊事件導緻近3000人死亡,财産損失無法計算。這也是二戰以後,世界霸主美國在其本土遭受最嚴重的襲擊,是對美國人心理上極為沉重的一擊。

“911”恐怖襲擊之後,美國認定本·拉登及其基地組織是幕後黑手,要求當時庇護他的塔利班交出包括本·拉登在内的基地組織上司人,但遭到塔利班拒絕。随後,美國軍隊對塔利班發動轟炸,并入侵阿富汗。

美國當地時間2011年5月2日淩晨,美國總統奧巴馬于白宮宣布,本·拉登當晚在巴基斯坦境内被擊斃。

至此,美國達成了最初鏟除本·拉登這個戰術目标,反恐戰争告一段落,可是阿富汗戰争遠遠沒有結束。

本·拉登的幕後黑手身份确認幾經波折

其實,本·拉登最初是否認與“911”恐怖襲擊有關的,不過在2004年釋出的一段錄音中,本·拉登又承認他策劃并下令實施了襲擊。

當時有分析人士指出,反恐戰争進行到第3年,本·拉登在強大的美國軍隊面前舉步維艱,與其否認不如幹脆承認,以此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号召更多支援者加入他,幫助他。

然而在2006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官網上有關本·拉登的通緝海報上列出了本·拉登犯下的罪行中,卻沒有“911”。對此,時任fbi的宣傳主管雷克斯·托姆表示,fbi目前沒有确鑿的證據将本·拉登與“911”聯系起來。

塔利班發言人稱本·拉登不是911幕後黑手,隻是美國發起戰争的借口

美國媒體關于fbi的報道

是以美國政府始終沒有就911事件正式起訴本·拉登,不過也有外界分析這隻是美國政府不希望本·拉登受審,而是想将其直接擊斃。

當時就有美國媒體發文諷刺:“聯邦政府聲稱入侵阿富汗是為了鏟除本·拉登和塔利班,政府通過主流媒體告訴美國人民,本·拉登是美國的頭号公敵,對‘911’的死難者負有責任。然而戰争開始了五年後,聯邦調查局卻表示,沒有确鑿的證據将本·拉登與‘911’聯系起來。”

不過2011年本·拉登被殺後,fbi又在其官方網站表示本·拉登是“911”襲擊的主謀。美國“911”調查委員會的最終報告指出“‘911’襲擊是由烏薩馬·本·拉登發動的,毋庸置疑”。

報告表示:“2001年夏天,(恐怖襲擊)的最後準備工作仍在進行,當時在阿富汗的基地組織上司人及其合作者就是否繼續進行襲擊仍存在分歧。塔利班的頭目奧馬爾·毛拉反對攻擊美國,還有其他許多進階副官表示反對,但本·拉登力排衆議,支援繼續進行攻擊。”

“在(反美)這個政治和意識形态的基礎上,本·拉登在十年中建立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緻命組織,他在阿富汗擁有基礎設施和訓練基地,可以吸引、培養新兵來對付更大的目标。每次基地組織發動襲擊以展示其能力後,都會吸引召集到新的狂熱分子和新的資金。他與塔利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塔利班政權為基地組織提供庇護。”

漫長而無意義的反恐戰争

“911”恐襲事件後,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向恐怖主義宣戰,距今已經20年。

自2001年以來,美國發動的反恐戰争并參與了至少24個國家内的戰事。20年來,美國已在85個國家内參與反恐行動,占到全球國家總量的44%。

塔利班發言人稱本·拉登不是911幕後黑手,隻是美國發起戰争的借口

在阿富汗的美軍士兵

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争,美國官方數字顯示至少4000名美軍和盟軍士兵以及62000名阿富汗前政府軍士兵陣亡。而塔利班方面和阿富汗群眾的傷亡數字則很難準确統計,但是多數專家認為至少是軍方傷亡數字的幾倍以上。

盡管遭受了如此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财務損失,但是為打擊恐怖主義而發起的反恐戰争,仍然未能實作其既定目标,不但未能消滅恐怖主義威脅,甚至未能限制或減少這類威脅。

據bbc報道,實際上,自2001年的“911”襲擊以來,全球範圍内每年的“恐怖襲擊”已經增加了5倍,而且自2001年以來,被美國國務院列入黑名單的“恐怖組織”數量也已經增加了超過100個。

也就是說反恐戰争不僅沒有消滅恐怖主義,反而使得恐怖主義在全球泛濫。

《法新社》評論指出,“美國必須要檢讨其對中東與伊斯蘭的政策,以免此類恐怖主義的産生”。而美國政府的說法是:“針對的是以本·拉登為首的恐怖分子,對伊斯蘭教與其教徒并無敵意,但是反恐行動将是永不休止”。

美國智庫查爾斯·考赫研究院(charles koch institute)的最新民調也顯示,近七成美國人認為反恐戰争沒能讓他們更加安全,戰争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并使得中東地區的安全環境變得更加糟糕。而在戰争爆發初期的2003年,70%美國人和54%英國人都曾表示支援反恐戰争。

阿富汗戰争的尾聲

如今,由于美軍及其盟國開始撤離阿富汗,塔利班迅速接管了該國的絕大多數地區,曾與美軍共事的阿富汗人也正在逃離阿富汗,阿富汗的撤離工作正在混亂中進行。美國總統拜登本周說,他堅持遵守8月31日美軍撤離的最後期限。

美軍撤離了,留下了滿目瘡痍,飽受戰争摧殘的阿富汗及其群眾,未來的阿富汗到底走向何方,仍牽動着世界各國的目光。不過,不管如何,和平總比戰争要來得好。

正如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說的:“這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