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子偏大偏小?”
對于淘寶上的鞋類賣家來說,最頭疼的可能就是咨詢鞋碼問題了,此類詢單會提高客服的時間成本。
那些非标準碼的賣家總會反複叮囑,“鞋子偏小,請拍大一碼。”以至于,即便是正常碼,也逼得商家鄭重其事地寫上:“鞋碼正常”。
這個問題或許馬上就能解決。目前,手淘寶貝詳情頁正在内測“手機測鞋碼”功能,光着腳用手機拍一張照,系統就能自動算出大小,進而對照适合的鞋碼。
另外,随着淘寶對内容的重視,詳情頁中“使用者說”這一闆塊即将迎來更新改版,除商家可以自行組織商品測試、買家評價外,還将新增達人内容。
再者,網購美妝産品,效果無法預估的煩惱也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了。
黑科技:手機測鞋碼
手機測鞋碼其實是商品詳情頁的一個工具。這個小工具的主要入口,就藏在寶貝詳情頁中,“顔色尺碼”和“産品參數”兩個菜單中間,另外一個入口則位于商家裝修的尺碼套裝頁。
首次登陸後,按照操作提示,消費者需要将身份證反面朝上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然後光腳與身份證平行,此時,手機攝像頭會捕捉兩者的資訊,最終,依靠圖像計算技術精确測算腳長、腳寬,進而确定适合的鞋碼。
這确實是黑科技,但原理很簡單,由長寬固定的身份證,經過等比例推算,還原腳的長寬,應該屬于國中幾何的知識。
别看功能很簡單,它為商家解決的問題其實挺棘手,手淘詳情産品專家凡途介紹,這個功能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節省鞋類商家的客服成本,同時,降低鞋碼不準确造成的退換貨成本。
“手機測鞋碼”在準确性上有科技做保障,但能否真的幫助消費者選出合腳的鞋子,還需要商家為消費體驗出一把力。
凡途介紹,商家在提供标準的鞋碼外,還可以提供鞋子精準的内長與内寬,另外,也需要對客服進行教育訓練,在消費者詢單過程中,引導他們進行尺碼測量,并推薦與之比對的鞋碼。
完成這兩點,在尺碼比對性上,線上上“試鞋”的消費者或許能得到與線下同等的體驗。
5月下旬開始,該功能在男鞋低幫鞋類目商品中進行灰階測試,目前已經對男鞋和女鞋下的大部分商品開放,預計接下來會逐漸向所有商家開放。
内容導購:“使用者說”闆塊浮出水面
2017年,淘寶繼續加大對内容化的投入,優質的内容會帶來更多的流量,吸引更多新使用者。而此次全面上線的“使用者說”正是為了全力賦能商家,通過優質内容留住買家、培養店鋪粉絲。
2016年年底,“使用者說”功能上線,内容主要呈現在評價之後,寶貝詳情之前,韓都衣舍、大疆無人機、小米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商家。
以大疆無人機的天貓旗艦店為例,商家采用了四位買家的圖文評價,除了無人機實拍,還有精美的風景實拍圖,無形之中為消費者種了把草。
使用者說營運專家韓介告訴《天下網商》,目前“使用者說”的展示内容可以是“買家秀”,也可以是商家參加官方發起的商品免費試用後,沉澱的試用報告。前提是,需要進入官方内容平台(買家秀背景)進行挑選。“承載pgc、ugc類優質内容,為寶貝背書,提高轉化率。”韓介這樣評價“使用者說”的價值。
如今,這個還處在測試階段的子產品即将更新,達人内容也将與“使用者說”打通,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度的購買建議。
另外,相比于目前五分之一屏的顯示效果而言,更新後的“使用者說”會有一個目錄,展現上能占到三分之二屏的規模。據韓介透露,作為一個版塊,“使用者說”将是詳情頁重要的内容導購子產品,會得到品牌化的營運。
其實,賣家此前就有心思将問大家、寶貝評價等由消費者生産的内容,進行挑選組織,去影響目标使用者,“好評截圖”就是如此,“使用者說”某種程度上是把這種需求功能化、規範化了。
詳情頁負責人營運專家韓介介紹,從資料表現看,有了“使用者說”的産品,轉化上至少提升了一倍,在流量昂貴的當下,如此高的轉化提升,可見内容的價值是真的越來越大了。
美妝對比圖:網購彩妝更直覺
線下專櫃買彩妝,效果怎麼樣,拿起來塗抹一下就清楚了。當這一場景切換到網絡上,無法直覺感受到上妝效果就成了大問題。
對于擁有諸多色号的口紅來說更是如此,哪個是梅子紅?哪個是姨媽色?同樣傻傻分不清。
這個網購痛點也将得到解決。同樣在7月初,手淘将上線一個新功能——美妝對比圖,實際上,這有點像是一張gif動态圖檔,可以代替原先的詳情頁圖檔,但不同之處在于,該功能内置了手機的陀螺儀功能,每當消費者左右旋轉手機,圖檔就會呈現出口紅上妝前和上妝後的對比效果。對比直覺,消費者可以更好地作出購買決策。
與短視訊這類生動但成本較高的形式相比,利用這個工具,商家的投入并不大,隻需要用三張圖檔,其中,一張是上妝前照片,一張是上妝後照片,一張是商品圖,對比圖工具就可以幫商家自動合成對比效果圖。
就同一個商品,該功能最多支援5個色号的對比,消費者可以通過點選色卡進行切換,進而檢視不同色号的對比效果。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mbbxo_gpix4cbixjx1skg">原文連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