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泊爾之旅:在奇特旺(chitwan)密林深處“暈象”
原創攝影/文字作者:登圍牆
再見了,安納布爾納雪山。本打算在博卡拉徒步幾天,後來沒成。
博卡拉汽車站,到奇特旺的旅遊車很多。奇特旺是計劃外的行程,沒有做攻略,兩天一晚覺得夠了,因為去過西雙版納,以為大同小異。
從博卡拉到奇特旺的路上,眼鏡蛇雕像
從博卡拉到奇特旺的路上,多頭眼鏡蛇雕像
從博卡拉到奇特旺的路上, 車上的歐洲美女很養眼
我們在奇特旺住的客棧,這裡夏天炎熱,蚊子多,旱螞蝗期待有但沒見着
奇特旺的稻田。在這裡,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各種村莊。而居民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塔魯族人。最早的塔魯族人是17世紀的時候從印度遷徙而來的,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民族文化,生存能力極強,他們躲過了20世紀60年代奇特旺地區肆虐的瘧疾災害。 現在塔魯族人依舊飼養牛羊等家畜,但是多半以農耕為生。 有許多婦女去割象草,她們用這些來賣錢。
奇特旺皇家國家公園,坐落在尼泊爾與印度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麓特拉伊平原天然動物保護區,距離加德滿都150公裡左右,地處兩條河谷之間的亞熱帶平原,由喜馬拉雅山流下來的7條河流彙內建的拉普梯河流經此地,海拔在50米-760米之間。這裡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沒有被破壞的自然區域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森林地帶之一,以産亞洲獨角犀牛聞名,也是孟加拉虎的栖身之地,據說該地的河流中還有20來隻淡水河豚
獨木舟
拉普梯河 上的獨木舟
奇特旺chitwan,面積923平方公裡,1973年挂牌成立國家公園。據說這裡每平方公裡的生物重量可達18950公斤,比亞洲其他任何地方都高,與非洲保護區的水準接近。“奇特旺”意即叢林的心髒,在一百多年前就是英國皇家的狩獵專區,據說英國喬治五世和他的兒子威爾斯王子曾經在這裡有10天狩獵39隻孟加拉老虎和18隻獨角犀牛的記錄;1951年前,這兒還是尼泊爾攝政王拉那(rana)王室裡的貴族們狩獵競技場。這是我們在奇特旺旅途中認識的愛爾蘭夫婦。.
客棧向導,
簡易博物館裡的挂圖
蝽
除了加德滿都,博卡拉,奇特旺是尼泊爾排名第三的旅遊目的地。
印度象是次大陸最大的動物,重量可達5噸。奇特旺已經沒有野生象了,但公園在繁殖和馴化大象馱運遊客環遊公園等方面做得很成功。騎象遊覽絕對是探索公園最有趣的方式, 大象多可愛啊,性格溫順,憨态可掬。
小象
在奇特旺,騎大象的費用通常是跟酒店一體的,就是說你在奇特旺公園附近的酒店住宿,住宿的費用裡就已經包括第二天騎大象的費用了。
象腳印
有 些人騎象 也會暈,有木有叫暈象的?
發現一隻野孔雀,還見到一群野豬和鹿,運氣不好,就是見不到獨角犀牛。早晨光線不足又不敢用閃光燈怕驚動了動物們,是以拍模糊了
在象的眼裡我們是什麼?或者我們象什麼?
澤鳄是奇特旺最常見的大型爬行動物,它是澳洲鹹水鳄的遠親。這種身材短粗的鳄魚可以長到4米,抓住什麼吃什麼,包括人。你可能會感到疑惑:“澤鳄”這個詞來自印度語,在目睹了澤鳄猛地将毫無防備的村民拖進了水裡之後,英國人借用了該詞。
白鹭
織巢鳥是一類會使用草和其他東西編織巢穴的鳥。這類鳥大約有145種,主要生活在非洲、澳洲和南亞。少量生活在非洲。
雌鳥的顔色十分單調,但是很多物種的雄鳥顔色卻十分豔麗。
織巢鳥與雀類十分相似,尤其是短小堅硬的圓錐形喙。 印度(india)、斯裡蘭卡(sri lanka)和馬來西亞(malaysia)的黃胸織巢鳥(baya weaver)可以用草杆編織成一個瓶狀的鳥巢,可以通過下面的凹口進入。這隻織巢鳥就在我們住的客棧門口。
拉普梯河畔的壯麗黃昏
站在河畔的黃昏下,聽着水流聲,喝着當地的啤酒,惬意啊,人生幾何啊?
晚上看索拉哈鎮(sauraha)的當地人的表演。塔魯族的男女 跳起富有當地特色的“筷子舞”。他們用竹竿、竹筷和鼓等樂器,打出明朗輕快的節奏,靈動地擺手踢腿跳舞。他們很有舞蹈細胞。這種熱情奔放的特性,非常像吉普賽人,有傳說:塔魯族是全世界吉普賽人的祖先。
大象夜歸
路上
從奇特旺到加德滿都的路上,漂流
從奇特旺到加德滿都的路上,刺激的搭車随處可見
從奇特旺到加德滿都的路上,過了橋那邊,可達博卡拉
從奇特旺到加德滿都的路上
未完待續
~分享是一種美德~
朋友們,請在文章最後評論處寫下你的評語、感想、看法和觀點,你珍貴的文字也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 寫得最好的前10條,将來可能一并編進書裡哦!
作者簡介:登圍牆
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騰訊大粵網進階旅遊體驗師,騰訊大粵網年度旅遊達人,途牛大玩家,今日頭條創作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其原創微信公衆号《詩意地旅行》:dwqsydlx ;《生命之癢》:dwq414。關注了公衆号《詩意地旅行》,就可閱讀《世外桃源尼泊爾最珍貴難忘的20集精彩鏡頭》。還有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自駕遊和馬爾代夫、西藏深度遊。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