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堰鎮:
織密睦鄰網
提升為老服務水準
實作鄰裡一家親
我為群衆辦實事
近年來,老年睦鄰點作為鄰裡互助關愛的場所,開在張堰鎮的宅基埭頭間,深受老年人的歡迎。“以前我們村民小組沒有睦鄰點,老人們很難聚在一起。自從有了睦鄰點,大家臉上的笑容更多了,真的是為老人們做了件實事。”桑園村9組的村民沈英欣慰的說道。
原來,沈英的家成為了今年新的睦鄰點,約40平方米的客廳精彩不斷,茶藝表演、戲曲表演等活動輪番開展,來自左鄰右舍的老人們圍坐在大圓桌旁,有說有笑宛如一家人。
為滿足全鎮超過1萬名的老年人需求,張堰全力提速“老年睦鄰點”這一最小養老單元建設,讓“埭家”互助養老模式為老年人家庭減壓。既滿足了老人“不離鄉土、不離鄉鄰、不離鄉音、不離鄉情”的養老情結,又完善了基層“最末梢”的社群養老服務供給,為老年人實作“原居養老”提供了觸手可及的服務支援。
據介紹,今年,張堰将新增8個睦鄰點,桑園等4個睦鄰點已全面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百家等4個睦鄰點已完成選點,正抓緊推進建設。截至目前,全鎮已有老年睦鄰點42個,其中,市級睦鄰點達到12個,普通睦鄰點達到30個,實作全鎮13個村居全覆寫,睦鄰點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不僅如此,鎮裡消防站的消防員也時常來到睦鄰點,向老人們宣傳預防家庭火災的相關知識,提醒老人用電用火安全。志願者也會向老人們宣傳防台防汛小知識,真正實作了睦鄰點“一站多用”,努力解決老年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在睦鄰點選點上,張堰鎮堅持把老年睦鄰點建設與各村居紅十字博愛驿站、黨建服務點、十五分鐘學習點等站點建設緊密結合,盡量選擇那些老年人較多、較集聚的宅基埭頭,把站點設在那些熱心公益、願意為老年人服務的志願者家中,友善老年人參加活動。通過把優質的醫療服務、保健知識、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戲曲節目等配送到睦鄰點,讓老年人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據統計,每個睦鄰點開展的各類活動就達40次之多,參與老人達到5000餘人次。
為進一步規範日常運作,張堰鎮還建立了老年睦鄰點活動管理制度,從場地建設、人員管理、活動開展等方面明确管理要求、規範活動頻次、經費使用等内容。并根據各個站點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讀書學習、唱歌跳舞、健康保健等活動計劃。
今年上半年,張堰鎮又引進了一家社會組織,承接了全鎮睦鄰點日常活動開展業務,通過專業的指導、設計,使睦鄰點的活動更加規範有序,活動品質進一步提升。
END
來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