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芝平,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

張芝平,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

專家小傳:張芝平,34歲,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腎内科主治醫師。現任長春市醫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腎髒病學專科委員會委員,2020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醫師節白求恩抗疫志願服務傑出貢獻獎。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總有人用平凡造就偉大。一位普普通通醫生的先進事迹,更能展現他們工作中的辛苦與奉獻!

她叫張芝平,是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腎内科一名優秀的年輕主治醫生,2011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臨床七年制,同年開始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工作。工作期間,她對患者耐心細緻,認真負責,一直深受患者好評。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她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新冠疫情暴發後,多次向院上司申請到抗疫第一線參戰。

2020年7月,她被派到醫院的發熱門診。盛夏時節,天氣酷熱難當,每天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好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經常大汗淋漓。為了減少防護裝備的穿脫次數,她長時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從下午四點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八點。下班脫下防護服,裡面的衣服都濕透了,一擰就能擰出水來,但是她從來沒叫苦叫累。她笑着說:“這是一名黨員該做的事情!”

當時,正值大連疫情重新擡頭,由于對疫情的恐懼,前來就診的發熱患者十分緊張和憂慮。張芝平醫生就給他們做細緻的說服,告訴患者疫情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就算是新冠肺炎,隻要有良好心态,注意防護和隔離,盡早就診,配合醫生治療,一般都會痊愈!一天晚上,她接待了38名患者,創下發熱門診夜班接診的最高紀錄。鑒于工作辛勤,她被授予第三屆中國醫師節白求恩抗疫志願服務傑出貢獻獎。

在平時的工作中,張芝平醫生也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對于農村偏遠山區有困難的患者,她給他們煮雞蛋補養身子,外地患者找不到科室,她就幫他們挂号,帶他們到相關科室就醫。有一名透析患者行動不便,她就利用下班時間,在患者透析結束後送他回家。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是一所教學醫院。張芝平醫生英語成績優秀,多次承擔留學生實習教學工作,曾獲中日聯誼醫院第八屆雙語教學賽優秀獎及第二屆教學多媒體大賽三等獎。她在科研上也用心鑽研,曾發表3篇sci文章,并承擔及參與國家級和省級課題5項,目前擔任長春市醫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腎髒病學專科委員會委員。因為基礎紮實、技術到位,她還同時承擔研究所學生帶教老師的職責,指導實習醫生工作,并要求學生們對待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

在與疫情的正面交鋒中,發熱門診的一線醫護人員是沖鋒在前的排頭兵。他們奮戰在第一線,盡己所能,救死扶傷。張芝平醫生為守護春城人民群衆健康貢獻着自己的專業力量。

經過這次疫情,張芝平希望家人和大家都健康平安,同時希望公衆和媒體不去神化醫務人員。每一個醫務人員都是普通人,有閃光的時刻,也有脆弱的時候,願大家在歌頌醫務人員偉大的同時,也接受醫務人員的平凡。▲(趙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