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讓日本前首相癡迷幾十年的中華女子

作者:在曆史中尋找生活

愛是love,愛是amour,

愛是rak,愛是愛心,愛是love。

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

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

簡簡單單的幾句歌詞,相信諸多70、80後,不用聽旋律腦海裡就會唱出來!

就是這首《愛的奉獻》,不僅是因為它經典且溫馨的旋律,同時它也是央視經典欄目《正大綜藝》的主題曲,是以當年這首歌廣為傳唱,但知道演唱者的卻不多。

《愛的奉獻》是由翁倩玉演唱的,而歌詞作者正是她的父親-翁炳榮。 翁倩玉出生在台灣,因為父親出任中國廣播公司駐日本代表,3歲的時候就随父母到日本生活。翁倩玉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她的祖父翁俊明先生(1892~1943,台南人)是辛亥革命的曆史人物。父親翁炳榮後來随國民黨從大陸到台灣,于1950年在台北生下了翁倩玉。翁炳榮先生後來還擔任過日本戰後占領日本的聯合國軍(ghq)心理作戰部主任兼bbc廣播電台局長,也是台灣中視的第一任節目經理。翁倩玉作為一位大家閨秀,深受父母的嚴格教育,從國小到中學,一直在東京的中華學校讀書,是以講得很溜的北京話和台語。後來又考上日本著名的上智大學。

翁倩玉在11歲時在日美合拍的電影《大海嘯》中出演,一舉成名。16歲時成為歌手。她在中華圈裡的名曲,有《祈禱》,還有為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演唱,後來被韋唯翻唱的《愛的奉獻》。以及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的主題曲《永遠相信》等。演的電影有20幾部,還獲得過台灣金馬獎。

一位讓日本前首相癡迷幾十年的中華女子

翁倩玉多才多藝,在電影、電視、舞台劇、歌唱、版畫、慈善公益、節目主持、節目制作、服裝設計、烹饪美食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日本及台灣演藝圈地位崇高,屹立藝壇跨越半個世紀,被尊稱為“東方第一藝術女神”。

1992年,日本nhk和中國中央電視台在北京共同舉辦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紀念節目「中日友好歌謠祭」,翁倩玉擔任日方主持人。1995年9月份,翁倩玉花了8年的時間企畫的「北京和平演唱會」在北京天壇公園舉行。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翁倩玉組織了一批中日歌手在東京舉行赈災義演,将募捐所得一千多萬日元全部捐給了四川災區。

一位讓日本前首相癡迷幾十年的中華女子
一位讓日本前首相癡迷幾十年的中華女子

說完翁倩玉女士,我們來說說日本前首相-菅直人。

菅直人比翁倩玉隻大3歲,屬于同齡人。在菅直人的成長過程中,翁倩玉的歌聲和身影始終伴随着他,是以心裡一直十分仰慕她。8年前,在一次酒會上兩人相遇。菅直人當時已經是民主黨的黨首,兩人于是拍了第一張合影。此後,凡是翁倩玉有什麼演出或者活動,菅直人總是擠出時間趕去捧場。2010年3月31日夜,翁倩玉在東京的椿山莊舉行60歲的生日酒會。菅直人那時已經貴為日本副首相兼财務大臣。在酒會結束前半小時,翁倩玉突然接到菅直人的電話,說國會會議剛剛結束,現在正在趕往生日會場。令翁倩玉沒有想到的是,菅直人居然還買了鮮花過來,并在緻辭時說了一句讓翁倩玉感到臉紅的話:“希望倩玉永遠年輕美麗,始終是20歲的大姑娘”。

看看,堂堂一國的首相遇到自己偶像時也是妥妥小迷弟一枚。

另:翁倩玉女士嚴格意義上是日籍華裔。

一位讓日本前首相癡迷幾十年的中華女子
一位讓日本前首相癡迷幾十年的中華女子